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
上半年CPI同比上涨5.4%。上半年,全国食品类价格上涨1..8%,非食品类价格上涨2.7%;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当月CPI同比上涨6.4%,涨幅创下三年来新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说,我国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从去年三季度9.6%、四季度9.8%到今年一季度9.7%,二季度9.5%,连续4个季度经济增速基本稳定在9.5%-10%之间。这个经济增长速度与“十二五”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是相符合的。从国际层面上看,这个增速不低。
对于6月份CPI创下新高,盛来运分析说,主要还是翘尾因素影响和食品价格6月份涨幅较高所致。6月份CPI的翘尾因素是3.7个百分点,比上个月扩大了0.5个百分点。另外,新涨价因素扩大了0.4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
在6月份的物价指数中,猪肉价格十分抢眼:同比涨幅是57.1%,环比上涨了11.4%,拉动CPI环比指数0.36个百分点。
“破六”之后,物价走势如何?“尽管物价上升的压力还比较大,但是保持物价稳定的有利条件在增加。”盛来运表示,后期保持物价稳定有五大有利条件。第一,今年夏粮继续丰收,有利于降低通胀预期;第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工业品供过于求的格局没有变化;第三,6月份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有利于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第四,前期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第五,翘尾因素在下半年会逐月缩小。
他指出,尽管6月CPI指数创出新高,但一个非常积极的变化值得注意,就是非食品价格指数涨幅在继续收窄。3月、4月、5月这三个月,非食品价格的环比上涨推力在增强,但是6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与上一个月持平。
“这种状况值得观察,如果是趋势性的话,对后期的物价走势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也说明我们前期关于物价的调控政策正在取得积极成效。”盛来运说。
“有利条件要转成现实还有一段距离,还必须继续把稳定物价放在宏观调控的首位,要加大政策的贯彻与落实。”盛来运说。
他同时表示,物价高位运行确实对低收入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要按照中央要求,要在控制物价的同时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