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某化工企业调研时了解到,该企业在给员工发放暑期降温物品如毛巾、茶叶、清凉油、藿香正气水外,特意发放了“心理状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你最近是否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你认为应对‘高烤’如何安排上下班时间,中午应休息多长时间”等一系列的问题。还围绕员工关心的工资收益、恋爱交往、子女教育、健康保健等热点问题,认真开展“零距离沟通”、“情绪释放畅谈”等活动,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该企业把这种人性化管理和心理疏导工作称之为“心理降暑”,对保障安全生产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企业根据员工的意愿调整作息时间,人性化管理措施中更加注重人情味,预防员工心理中暑进行心理疏导,能够使员工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极大地提升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达到化解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心理障碍的目的。
医学专家指出,人的情绪最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目前正值高温酷暑,员工要面临来自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压力,情绪上容易产生烦躁、不安,会产生一些不利于安全生产的负面情绪,导致“情绪中暑”,同时,在各种现实压力下,员工队伍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情绪不高的现象。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地释放,容易影响员工身心健康甚至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及时把员工消极的情绪及时化解掉,成为保障安全生产不可忽视的问题。
当前,各企业都在以各种方式开展“送清凉”活动,但企业大都很重视高温天气下员工的身体“防暑”,但对于员工在情绪上的“防暑”,进行心理降暑却做得不够。
因此,各企业要正视高温酷暑员工不良情绪造成的安全隐患,除了采取更多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外,还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化解员工情绪上的消极因素,随时随地引导员工自我释放压力,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做好各项工作。要为员工情绪上的设置情绪“缓冲地带”,主动地为员工宣泄不良情绪创造条件,多听听员工的诉求和“牢骚”,使员工敢于说、愿意讲。要多开展一些基层信息调研、走访、回访等活动,整理来自一线员工的建议和意见,量力而行、有的放矢地予以解决,给员工的心灵更多的“清凉”关怀。
高温并不可怕,心魔才更致命。如果企业能在管理中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多采取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多因人制宜、对症下药地进行心理疏导,就能为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加上一把“遮阳伞”,为安全管理洒上“清凉剂”,从而夯实企业的本质安全基础。
(顾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