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7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陕西宝鸡:“农社对接”控物价 农民市民双受益


  新闻背景

  本报讯 如何能让百姓吃上平价菜,除增加惠农补贴、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外,缩短中间流通环节已是必由之路。陕西省宝鸡市积极开展“农社对接”试点,开辟了一条从“菜园子”到“菜篮子”的惠民之路。

  宝鸡市农业部门召集5县区12家有规模、有实力的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开展了农村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城市社区的对接,实现了产销对接,由此开辟了一条从“菜园子”到“菜篮子” 的直通车,有效减少了蔬菜流通环节的层层加码,还确保了菜农的增收。   

  目前宝鸡市已在多个小区以房租补贴形式为合作社免费提供销售门店,6个直销门点已正式营业,日供应蔬菜20多吨,蔬菜品种多达60个,每种蔬菜比市场价便宜20%—40%,平均菜价比市场价降低0.5元/斤,日让利市民1万多元,开动了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的直通车,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市民高兴地说:“市政府为老百姓想得太周到了。”合作社的社员也表示,有了销售门店,今后要种更多更丰富的蔬菜,确保城市市场供应。

  从实践看,“农社对接”模式,不仅使居高不下的菜价明显降低,同时也帮助农民建立了稳定的蔬菜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宝鸡市某蔬菜基地200亩甘蓝滞销,通过“农社对接”很快低价供应城市居民,使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的问题都得到较好解决,实现了共赢。

  宝鸡市“农社对接”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不仅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保证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实现了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程质量监控,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使市民真正享受到了质优价廉的生鲜蔬果。下一步,该市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完善直销网点的服务功能,扩大“农社对接”的试点范围。

(陕讯) 

  记者观察

  “农社对接”常态化还要过两道槛

  做为一项能让农民市民双受益的活动,除了陕西宝鸡,全国还有不少地方在积极推动“农社对接”。从各地的实践来看,一时的“农社对接”比较好组织,如何让这项活动常态化、固定化,却有很多环节必须要注意。

  江苏南京市建邺区曾经推行的“惠民蔬菜进社区 幸福菜篮子到我家”活动,也是一种“农社对接”,组织首场对接时,蜂涌而至的消费者曾让售货员一度手忙脚乱,无论是参加过这次活动的专业合作社社长还是社区居民都希望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农社对接”常态化,让“惠民蔬菜”能够常驻社区。

  曾经参与这项活动的建邺区副区长仲兆林表示:“稳定物价是政府责任所在,‘农社对接’既可避免菜贱伤农,又能让居民得实惠,我们已有长期办下去的计划,但目前全面推广难度比较大。” 仲兆林说,最大的难点是货源难保证。蔬菜需要确保安全,而目前规模较大、又经过相关部门认可的合作社很少;其次是场地待解决,“农社对接”常态化需要固定的场所和专门的管理人员,不能老靠广场这种临时性的场所。

  为了鼓励这种产销对接模式的推广,江苏省物价局近日进一步就农户蔬菜直销、“农社对接”推广等问题展开调研,酝酿出台相关鼓励和扶持办法。建邺区正尝试从两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继续寻找一些有规模、安全放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货源;二是在辖区寻找合适的载体,建设社区直销店。据了解,一个社区已安排了一处80平方米左右的室内场所,正在装修,今后将专供“农社对接”使用。此外,合作社也在采取措施,某合作社理事长赵芝田介绍,他们合作社有蔬菜种植户成员200多家,大家都盼着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合作社因此计划在城里开一些直销店,到明年,争取在全市每个区都开1个以上的农产品直销店。

(梅云)

  案例解析 

  宝鸡经验:产品须检测 场地要补贴

  宝鸡市为促进“农社对接”的常态化做出了很多努力。农业部门着手从制度方面进行了完善:建立准入机制,对合作社的规模资质、生产水平、配送能力、合理布点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和价格监管,规范合法生产经营;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指导生产基地和合作社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提升“农社对接”的层次。

  产品质量把握环节:

  由该市农业局负责组织蔬菜专业合作社进入社区直销,市、县农产品检测中心(站)严格检验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具有蔬菜生产、配送和销售经验,证照、认证手续健全,质量检测合格,管理制度规范的三个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优先组织蔬菜进入社区,自主经营,开展直销。

  销售模式:

  一是合作社组织菜源、社区直销模式,采取蔬菜供给和销售相分离的模式;二是合作社进入社区直销模式,采取蔬菜供应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通过两种运营模式的实践表明,合作社一体化直销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合作社积极性,可操作性更强,经营效果更好。政府通过房租补贴对合作社进行补贴,激发了合作社进入社区的积极性,保证了“农社对接”工作持久开展。

  财政补贴保障落实:

  市政府在《宝鸡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进城乡社区直销实施方案》中明确了扶持政策:市财政安排20万元专项用于合作社进入城市社区蔬菜运输补贴和工作奖励;三个区财政分别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对蔬菜直销点房租进行一次性补贴;由市供销合作社负责每县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分别设立1-3个直销点,基本满足全市人口密集区社区居民的蔬菜消费需求。

  (本报综合报道)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