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8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创业闯出一片天
——记安徽淮南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刘景荣
本报驻安徽记者 王勇

  他是50后,却有着80后一样的创业激情。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带领一支几乎瘫痪的队伍,重整旗鼓、“二次创业”,带领淮南市供销合作社从全省综合排名垫底,跃升至实力突出的第一方阵。他,就是淮南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刘景荣。

  维稳不应该是唯稳

  刘景荣原先在组织部门做党务工作,后来调到供销合作社系统,仍然是做党务工作。近20年的供销合作社生涯,让他见证了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改革阵痛全过程。他的党务工作,以维稳为主,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难做了。

  从2004年开始,淮南市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陷入了低谷。企业亏损逐年扩大,只能停产歇业。通过改革改制,供销合作社的资产全部交由市国资委管理,连公章也一并交了上去。在尚未“参公管理”的当时,没有资产,不用说企业,就连机关的运转都成了问题。失去了阵地,没有了功能的供销合作社,能做的只剩下维稳了。上级领导对市社的唯一要求也只有:做好维稳工作。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作为淮南市社党委书记,刘景荣依然扎实地做好了维稳工作,令人刮目相看。

  2008年2月,淮南市供销合作社领导班子调整,刘景荣兼任主任一职,负责市社的全面工作。长期从事维稳工作的他,深知没有发展做保障,维稳工作将难以持续。因此,他将大部分精力腾出来,集中注意力搞发展。

  明确资产属性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供销合作社渐渐模糊了发展方向。刘景荣出任市社主任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带领大家理清供销合作社是什么,工作怎么干。为此,他带队3次北上山东,考察学习临沂、枣庄等地供销合作社的经验。回来后,认真讨论,写出心得,并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改变供销合作社状况的工作计划。领导对刘景荣的细致、扎实的工作态度,深表赞赏,当即表态:只要你愿意干事,我全力支持!

  恰巧,此时安徽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支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文件。刘景荣带领淮南市社多方协调争取,没过多久,淮南市政府也就支持供销合作社,出台了专门的文件,确立了供销合作社的地位、作用,明确了供销合作社资产的集体所有制性质。

  政策是纸上的,要让它发挥效用,必须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于是,刘景荣亲自登门拜访相关局、委,汇报和宣传省、市政府文件精神。尽管很多部门的负责人都比他小10多岁,有些甚至还是他以前的下级,但只要能把工作做好,这个“老革命”倒也不在乎自己个人的面子。通过努力,原先交给市国资委的供销合作社资产逐渐又重新要了回来。

  花钱不多  作用不小

  没有家底,“想要挣大钱不容易,但是发挥引领作用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刘景荣坚信,只要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淮南是一座煤矿城市,煤矿开发后有很多沉陷区。如何治理沉陷,是资源型城市共同面临的课题。刘景荣却从中看到了机遇,用低廉的价格买到沉陷区土地,用作再生资源加工物流产业园。通过供销合作社的带动,目前,不少企业的物流仓储基地也搬到了再生资源产业园周边。原本闲置的沉陷地,变成了商家的香饽饽,市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沉陷后变成水塘的地区,淮南市社利用系统的组织优势,将他们规划为养殖区,养殖鹅、鸭,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农民跟供销合作社一起闯荡市场。刘景荣说,这些都是花钱不多,但是能够快出效果,能够重拾人心、汇聚人气、为农服务的好事。

  “等死,不是改革改制的目的。”刘景荣说,改是为了改活,不是哪里有病就把哪里剜掉,让整个肌体和病变组织一起死掉。长期的涣散,让直接面对农民,最能代表和体现供销合作社职能和形象的基层社丧失了活力,刘景荣认为要重整供销合作社的旗鼓,重塑基层社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对基层社的改革改制过程中,他的做法是,绝不能再把它们当成包袱,为了甩掉包袱,就卖完资产,遣散人员,丧失阵地。而是抓住乡镇经济发展的契机,寻找合作伙伴,由对方垫付资金,在基层社原地段建立菜市场、超市、文化娱乐中心、幼儿园、卫生院,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原先破败不堪、丧失功能的卢集基层社,通过合作开发,社有资产大幅升值,整个地段到处都是供销合作社的身影,周边5个行政村,5000多户农民因此受益。

  短短一年时间,淮南市供销合作社的面貌焕然一新,引领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供销合作社又回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煤矿开采塌陷区治理,一直是淮南市的一项重要工作。供销合作社牵头发展专业合作社、打造综合服务社的模式,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撬动点,恰好也能够解决塌陷区治理面临的诸多问题,而且还不需要太大的投资。因此,淮南市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也逐渐得到了市政府的赞赏和支持。

  2009年开始,淮南市政府下发文件,每年给予淮南市社50万元“新网工程”建设资金,2010年底,市政府更是下发文件,给予市社的“新网工程”资金每年不低于200万元,并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

  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淮南市供销合作社化解了1.75亿元历史债务,各项经济指标连年翻番,看到它高质高速发展的势头,原先被打入银行系统黑名单的淮南市社,也成了各家商业银行纷纷争取的对象,希望跟它合作,进行信贷服务。

  现在淮南市社已经不再缺少项目,不缺合作伙伴了。刘景荣说,唯一还缺的就是人才,原先老的体制下,近30年来,机关都没有进过新人,企业也一样,后备人才匮乏。令他欣喜的是,不久前,通过公务员统一招考,淮南市社招进了3名大学生,市社控股的各家企业、基层社也在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再有几年刘景荣就要退休了,他希望在退休之前,能够把淮南市社的“新网工程”五大网点整合起来,组建实力雄厚的淮商集团,让淮南市社的面貌发生质的变化,让一个全新的供销合作社初显雏形。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