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8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发展城区业务的“二三四五六”法则

湖北省宜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彭大江 李金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区经济运行规模不断扩张,金融服务方式也随着经济运行模式的变化而跟进,各家金融机构把推进城区业务发展作为主要推手。笔者就近年来农信社城区业务发展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并基于调研对农信社发展城区业务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完善分配机制。不仅要落实对先进的奖励机制,还要落实对后进的“倒逼”机制。 

  第二,把握“三个定位”,适应城区特点。在服务对象上,以社区居民、个体商户、产业化龙头企业、产权明晰的民营企业为重点,充分借助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基层行政机构的力量,全力打造“社区银行”;在金融产品上,将个人消费信贷、个体经营户流动资金贷款和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作为拳头产品进行营销;在服务手段上,提高科技含量,创新服务方式,适应金融市场竞争的需要。  

  第三,抓好“四个提升”,扩大存款市场。一是提升人员素质;二是提升网点档次;三是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结算效率;四是提升知名度——利用多种形式,向群众介绍农信社的办社宗旨和服务目标,提高农信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资金组织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四,实行“五个转变”,促进中间业务发展。在观念上实行从“副业”向“主业”的转变;在管理上实行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品种上实行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在人才上实行兼职型向专业型转变;在考核上,实行“任务式”向“激励式”转变。 

  第五,实施“六项举措”,开展信贷营销。一是根据城区信贷市场特点,充分借鉴其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科学构建信贷营销体系。二是找准市场定位,大力开发适合城区信贷市场特点的信贷品种。三是以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简化审批程序。四是建立健全信贷人员激励机制,使岗位风险与岗位收益对等。五是省、市联社要加强业务指导,为基层联社发展城区信贷业务提供营销策略和信息支持。六是扩大贷款发放面,培植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体,真正找到农信社的“衣食父母”。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