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8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破旧立新“画方圆”
——青海省尖扎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臧洪菊 通讯员 苏德格日勒

  在正午骄阳的炙烤下,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的街头,偶尔才会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走过。在尖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楼下的临时营业部里,办业务的大厅虽略显拥挤,但丝毫不影响员工们办理业务时的娴熟和热情。门前的台阶上,几个戴着白色毡帽、围着黑色头巾的男女老少,悠闲地坐着,边聊天,边乘凉。

  “2011年,我们的目标是:存款较上年增加4200万元,存款余额达到16328万元,;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5亿元,新增贷款的70%投向‘三农’……”介绍起2011年的发展目标,尖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才尕显得信心十足。

  此行采访尖扎县农村信用社,记者想要挖掘的,只有两个字——“潜力”。因为,在驱车赶来之前,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办公室副主任魏廷强有一句颇具总结性的介绍——“虽然之前的基础比较薄弱,但尖扎县农村信用社却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信用社。”

  挖掘集体的潜力

  若是在两年前,尖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才尕还真的不敢提“潜力”这两个字。

  低落的员工工作情绪、高得让人咋舌的不良贷款率、数字为负的资本充足率……2009年5月,被委以“让尖扎县农信社焕然一新”重任的才尕,从平均海拔4000米的果洛自治州调任至平均海拔2000米的尖扎县,同是做“一把手”,但才尕心理上的落差,却是几近两地的海拔差距。

  “要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减轻员工压力、提升员工业务素质,此外,一定要注重两个字——‘公平’。”经过三个月的走访和调研,才尕找出了对症的“良药”,并紧锣密鼓地见诸行动:

  转变员工思想观念,是尖扎县联社在破除桎梏、谋求发展中迈出的第一步。“那次会议,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尖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韩国智回忆说。经过三个月的认真调研,2009年年末,理事长才尕召集全体员工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他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做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有相应确凿的分析数据,有理有据,多年来,员工们第一次看到了被“晾”在桌面上的发展状况数字。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会议,员工们清晰地意识到,单位的发展与自身前途息息相关。

  思想转变了,要发展,还需“轻装上阵”。为了减少员工思想和工作压力,尖扎县联社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胆决定”:在考核方面,削减原有的员工考核项目,让员工在轻松的思想环境下工作。

  为了提升全辖的业务素质,确保职工业务水平与业务发展需求相适应,尖扎县农信社以“培训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抓紧加强自身建设。在不影响日常经营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员工利用上下班时间进行培训。为做到学以致用,培训过程中结合业务实例进行讲解,有效地促进了员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

  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全辖开展了“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组织全辖员工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员工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案件防控意识。此外,为使员工时刻铭记和恪守基本行为准则,该联社还组织员工学习了青海省联社成立以来出台的制度办法、金融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形式多样、覆盖面为100%……

  “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发挥各自优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2010年,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我们多管齐下,我社各项存款余额首次突破一个亿。” 2010年年末,面向全辖,才尕总结着一年全辖的进步和成长,那一刻,他心头闪过的,是一丝丝的欣慰。

  提升诚信有“高招”

  为了有效地改善地方信用环境,切实提高城镇居民信用意识,两年前,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立足农村市场的基础上,尖扎县农村信用联社想出了一个“高招”——推出县域公职人员信用贷款,以优带良。

  “县域公职人员信用贷款,是以城镇居民以及县域公职人员为发放对象的小额信用贷款。”尖扎联社业务发展部经理姜李梅介绍说,“这类信用贷款的信用额度分为三个级别,即:2万元、4万元、6万元,发放原则是‘核定限额、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管理’。”

  谈及尖扎信用社发放的县域公职人员贷款,首批获得该类贷款的项旦加——尖扎县马克唐镇政府工作人员,似乎有说不完的感受。

  2009年12月的一天,到单位上班的项旦加看到了尖扎县农信社发放的有关县域公职人员信用贷款的宣传材料。当时,用公积金贷款付完房钱的他,正为装修的钱发愁着。

  “填了一张信用贷款的申请表,要写上姓名、身份证、单位名字等等好多内容。”项旦加回忆说。但贷款的过程要他想象中的简便很多——从填写申请表到贷款发放,“一两天就可以了”。

  有了从农信社贷来的6万元,项旦加的新房子很快就装修好了。一家三口住在110平米的大房子里,特别的舒适、敞亮。随着新房子的装修完毕,前来跟项旦加打听信用贷款的人也越来越多。每一次,项旦加都会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讲给前来打听的人:“只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讲信用、没有不良贷款、每次借钱都按时还,就能贷到钱。对了,要是给别人做担保,得确保那个人能按时还钱……”

  在总人口5万余人、县城人口只有1万余人的尖扎县,口耳相传的力量,是不容低估的。目前,尖扎县农信社已累计发放公职人员信用贷款123笔,累计金额493万元。诚信环境越来越好了,公职人员信用贷款也成了尖扎县农村信用社叫得响的“自有品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