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刘铭贵
职务: 贵州省修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原城关信用社主任
雨,瓢泼的大雨,瞬间,平地流水。我看了看表,6点半,还得淋半个多钟头,才能到达沙水村王大伯家。
当天中午,一个村民来城关信用社借贷款时带了一封信来,说是王大伯这几天身体不舒服,需要用200块钱,请我们给他送去。我和老主任办完最后一笔贷款后就冒着雨给他送了去。
老主任这人,取款也要送上门,真是太认真了!我心里有些不情愿。这时,老主任说:“小伙,脚步再放快一点,天黑前我们得赶到王大伯家。”我只当没听到他的话,赌气快步往前走。
走着走着,我突然想起老主任左腿经常疼痛,不能走山路。听社里的老同志讲,那是几年前,新竹村一位农民收入3万多元,老主任听到这件事后,连夜来到新竹村动员村民存款,当即吸储2万余元。但他却在连夜摸回信用社时跌下了山沟,从此,左腿落下了病根。如今,他年老体衰,走了这么远的山路,被这大雨一淋,恐怕腿病又要复发了。想到这,我急忙转过身,跟在了老主任后面。
看着老主任的背影,我的思绪被带回到很多年前,我刚进信用社没多久,就是这位王大伯拿着10元钱来信用社要求存活期,当时刚任出纳的我不耐烦地说:“大伯,才10块钱,留着打酒喝吧,别存了,我还要开单据填折子的,麻烦得很。”王大伯听完我的话,气呼呼地转身就要走。这事正好被老主任看到,他生气地看了我一眼,拉着王大伯的手说:“大哥,别生气,这娃儿刚来,还要好好教育,来,我给你办。”接着,他还耐心地给王大伯讲了存款的好处,说得王大伯叭哒叭哒地抽着叶子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第二个赶场天,王大伯又来了,他小心翼翼地解开身上两件衣服的扣子,伸手在内衣里摸出一个红布包递给我说:“小伙,这是我昨天卖猪的2000块钱,存一年的定期。”听老主任说,王大伯很多年前就把钱存入我们信用社了。近两年,老主任见王大伯年龄大了,行动不便,就主动将王大伯家存、取款的业务包揽下来。
老主任常说:“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是农民群众的信用社!服务态度的好坏,决定着我们业务的发展。”
听老一辈信合人讲,老主任一辈子对工作认真负责,他所领导的城关信用社存款逐年上升,他和信用社曾多次被省、地、县银行(社)评为先进。
雨,一直下个不停,我扶着老主任缓慢地在山路上前进,任凭雨水在我们身上冲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