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鄂武商(000501.SZ)股权之争终迎收官战:要约收购的主角,不是此前市场盛传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而是武汉国资系亲自出场。
8月2日晚间,鄂武商发布公告称,武汉国资委旗下的武商联、武汉国资公司及武汉经发投集团一起,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收购申请,计划再次增持鄂武商5%股权,使武汉国资方控股鄂武商的比例提高到34.99%。
“这样一来,武商联就能彻底摆脱与银泰的纠缠。”接近武商联的人士如此评价这一要约收购方案。
根据《要约收购书》披露,武商联、武汉国资公司及武汉经发投将以21.21元/股的价格,分别收购鄂武商943万股、650万股、943万股流通股,合计占鄂武商5%的股权。收购所需5.38亿元资金,则由三家股东自己筹措。
由武汉国资方直接出资收购,这样的方案的确出乎市场预料。
7月21日晚间,当鄂武商发出延期复牌公告,并称武商联已将要约收购履约保证金准备妥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武商联“缺钱”时候的缓兵之计,而其真实目的却是在寻找战略投资者。
在连续拉拢一致行动人,击退银泰系三次逼宫举动后,武汉国资方耗尽了关联持股资源。于是武商联停牌鄂武商和中百集团(000759.SZ)、武汉中商(000785.SZ),启动了被搁置多年的武汉商业重组。
但因担心银泰系的不合作,鄂武商无奈又退出武汉商业重组,武汉国资方不得不掏出超过5.22亿元的真金白银,在21.16元/股的高位从相关投资机构手中购得鄂武商5%的股份,并随后将持股比例提高至29.99%,无限接近要约收购红线。
但此次要约收购还是由武汉国资单方来完成,再次表明武汉国资方“不差钱”。
武汉国资系的强势要约收购举措,无疑让一直处在攻势的银泰系一方突然被动起来。如果要争夺第一大股东之位,眼下银泰系通过竞争要约的方式收购鄂武商,其付出的成本会比武商联更高。
即使按照最低5%的股权收购标准来进行要约收购,武商联也需拿出超过5亿元的真金白银。而银泰系想要在落后武商联5.51%股权的情况下,一举拿下鄂武商的控制权,则必须竞争收购超过10.51%的股权,其收购成本则将超过11亿元。
不过,位居鄂武商第二股东之位,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银泰系,就这样甘心败下阵来?银泰系如何出牌,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聂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