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泗河河堤杨村段无异常表现,水位标高40.9米,比前日上涨0.5米;今日天气晴转多云,南风2到3级,气温35到23℃;……”在7月25日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煤矿调度早会上,交班人员团委副书记王成民声音洪亮地汇报着昨日泗河巡堤及当日天气情况。自5月20日起,该矿调度值班人员同时肩负起防洪值班任务,夏季“三防”工作成为每日调度早会交班时必须通报的一项重要内容。
杨村矿位于山东济宁市高新区境内,地形变化总趋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坡度极为平缓,泗河由北向南流经矿区东部,河堤距矿井副井口不足1000米。为确保雨季矿井安全,该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为矿井迎峰度汛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大堤”。
第一招:建好“防护墙”
杨村矿把夏季“三防”工作作为事关矿区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牢固树立了“防大洪、抗大汛、抢大险”的思想,“早”字当头抓预防,未雨绸缪抓好各项防范措施。
4月初,该矿制定下发2011年夏季“三防”工作意见,超前编制应急预案,成立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抓落实的夏季“三防”领导小组,明确责任,清晰分工,落实任务,并定期召开专题会,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该矿超前编排防雷接地检测、井上下水沟清挖、电气试验、井下大泵联合试运等47项夏季“三防”工程,并于5月20日前全部完成。针对临近泗河、距总部较远的实际,组建1个专业防洪抢险突击队和18个预备抢险队,24小时值班备勤;专门设立“三防”物资仓库,备齐备足防洪车辆、防洪水泵、铁锨、编织袋、救生衣等物资,做到人、财、物“三落实”。自2008年起,该矿还对泗河东堤、西堤进行了加宽、加固,堤顶宽度由4米加宽到6米,标高加高到平均+51.8米,使河堤防洪能力由抵御二十年一遇洪水提高到抵御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标准。
第二招:把好“监测关”
“周一多云,局部有雷雨,南风三级,阵风6级,最高气温33℃;周二雷雨……;周三阵雨转多云……”杨村矿调度指挥中心电脑上滚动播放着济宁市气象台发布的本周天气预报,在视频监测大屏幕显要位置显示着降雨监测信息,当天的雨量、风速、风向、气温等一目了然。
翻开桌面上摆放着的《雨季泗河巡查情况每日巡检记录》,每天都有值班人员签字和水位变化情况。该矿调度室职工马云涛介绍:“从5月20日开始,调度室就每天播放天气预报,水电暖工区、机电科、供应科等夏季“三防”重点相关单位每天汇报值班情况,确保设备、物资能够正常使用。”每逢下雨,该矿还组织调度、地测、救护、保卫等部门人员每2小时对河堤巡查一次,天气异常时则全天候值守。地测科副科长曹思文介绍说,逢大雨过后,矿上还对地面塌陷积水区进行巡视,查看有无水位升降变化,对水位升降原因进行分析,防止地面塌陷区积水进入井下;同时在井下设立测水点,分析水的来源,预测矿井涌水量,制定水位预警信号,并补充完善井下重大涌水应急预案。
第三招:练好“抢险功”
“井下所有人员请注意,我是调度室,泗河洪水超过橙色警戒水位,立即停产撤人。”日前,调度员蔡可华接到泗河巡堤人员洪水已超橙色警戒水位的汇报后,立即通过语音广播系统向井下下达停产撤人指令,一场检验矿井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组织指挥、调度协调,应急反应能力和矿井防洪能力的实战演习随即展开。
与此同时,防洪总指挥矿长郭德春接到调度值班人员汇报后立即作出部署:“同意立即停产撤人,抓紧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立即启动《灾害性天气矿井停产撤人应急预案》。二是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调度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三是向公司汇报停产撤人。”
在停产撤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整个演习紧张有序,18支抗洪抢险突击队和专业救援队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迅速赶赴主、副井口、35千伏变电所等方案指定防洪地点实施防洪抢险,坚决阻止洪水的侵袭。10个专业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技术专家组对停产撤人进行安全预控、技术指导;人员清点组对升井人数、矿灯、自救器进行认真清点核实;医疗急救组在候罐室随时准备对伤员实施紧急抢救……
(孙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