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8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俯首甘为孺子牛
——记河北曲寨集团董事长、曲寨村党委书记 胡计辰
张丰 周钧

  河北省鹿泉市过去叫获鹿县。传说这个地名与历史上的群雄逐鹿有关,但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本地人对获鹿的这个“获”字不念获,却是念“怀”。“获”这个字的造字指意是很鲜明的,何以念成“怀”呢?无从考究,也不必考究,尽管外地人来石家庄打听获(huo)鹿时本地人却不知所然。反正现在已经不叫获鹿改叫鹿泉市了,由县变市,标志着这个地区的历史递进和发展进程。

  曲寨村是鹿泉市的一个自然村落,随着30年改革开放鹿泉发展成全国百强县的历史脚步,曲寨也逐步成为这个百强县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的先进典型。  

  新旧曲寨两重天地

  曲寨,原本是一个坐落于太行山余脉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改革开放前,曲寨村在其所属的南故城公社里是数得着的贫穷落后村,房屋是一色的参差不齐、低矮潮湿的小平房,光线暗淡,夏热冬凉,冬天大都以炕火和炉火取暖,安全隐患频仍,户户用的是连茅圈,蚊蝇肆虐,既不雅观又污染环境。仅有一条东西走向弯弯曲曲的泥土路街,晴天灰土弥漫,雨天泥泞难行,粪土柴草乱堆放,鸡狗粪便满街撒,人居环境脏乱差,而全村标志性的建筑就是村东水坑旁的一座破败不堪、摇摇欲坠的东门阁。如今,曲寨已建别墅598栋、高层住宅楼9栋,村民全部搬进新居,人均住房面积60平米以上。各住宅小区外高大的砖砌围墙,上有红瓦盖顶,外有瓷砖贴面,整体看上去既漂亮又实用。全村五纵三横的水泥路,宽阔、平坦、净洁,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尴尬境地。道旁绿草铺地,冬青成行,绿树荫翳,花儿飘香。晚上,各具特色,美观、新潮的路灯,把村里照得一片光明。东门阁楼也重建一新,围绕阁楼修建起多处励志清心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正前方矗立一个奋蹄奔跑的“黑牛”塑像,它是曲寨人脚踏实地、奋力拼搏、永葆拓荒牛的勇猛和坚韧形象的写照。两侧绿荫丛中各有一碑亭,左侧是“重修东门阁”碑记,是曲寨人铭记历史、弘扬先进文化的生动体现;右侧是“曲寨发展史”碑亭,记载了曲寨人步履艰辛的创业历程。再往前,广场两侧各有一座仿古建筑,左侧为舞台,是传播民族文化艺术的阵地。右侧是融古今建筑为一体的“曲寨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图书室、阅览室、展览室、球艺室、健身房、歌舞厅,是人们学习、健身、娱乐的好去处。东门阁两侧红墙上“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标语,格外醒目。昭示出曲寨今昔嬗变的真谛。

  曲寨村的进步得益于集体经济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前,曲寨人创建集体企业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这里找找,那里看看,好像总也得不着要领。从1981年起,随着第一个规模型企业包装纸厂的落成,相继建成了铸钢二厂、造纸二厂、机械厂、水磨石厂、化工厂等9家集体企业。到了90年代,曲寨的集体经济飞速发展,10年后,造纸厂已发展到22个、铸钢厂4个、水泥厂3个,为集体企业服务的第三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先后成立了鹿泉工业公司、顺发工业公司、东方工业公司、服务公司和农业公司,1997年整合成立“河北曲寨集团”,经国家农业部审核批准,并命名为 “全国乡镇企业集团”。如今已成为拥有10家公司、21家企业的国家一档大型企业集团。在职员工4300余人。主要产业有造纸、精密铸造、电解铝、热电和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58亿元,利税4.9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由改革开放前的不足百元上升到4万多元,是改革开放前的400多倍。

  80年代初期,经过解放后30年的艰苦奋斗,曲寨大部分家庭在饮食方面只是能填饱肚子而已,而且还是粗粮多细粮少,而现在则是注重营养和保健。衣着服饰的变化天壤之别,当时不管男女老幼,衣着色彩单调,无非是黑、绿、蓝,面料质地低下,不外乎卡叽和涤卡,而现在衣着讲时尚,皮鞋要名牌,妇女们戴着金戒指、项链、耳坠欢歌载舞。

  交通工具由每户还平均不到一辆自行车,现在家家都有了摩托车计有500多辆,大部分家庭拥有了小汽车,村户均电视机2.1台、洗衣机1.5台、冰箱1.3台、空调2.7台,人人配手机,户户有电脑,家家安装数字电视。

  曲寨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于共同致富的理念和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实践,而曲寨的发展又得益于一个人。这是一个明白人,一个能耐人,一个从心底盟誓要为这片土地和这个社会甘为孺子牛,去创造人生价值的带头人。

  这个人叫胡计辰。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胡计辰生在曲寨,长于曲寨,曲寨是他的眷念和挚爱。

  1975年,胡计辰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地举起了右拳。

  从这一刻起,在他的心里萌生出一个鲜明的意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已经不再属于个人。

  1985年,胡计辰全票当选为曲寨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一届班子的就职大会上,胡计辰面对几千只热情而期盼的目光,用在党旗前宣誓的底气对他们说:“为官一任,致富一方,既然村民们信得过我们,选择了我们,我们肩上就挑着曲寨村的前途,挑着村民的希望,不能改变曲寨贫穷落后的旧面貌,不能带领全村过上好日子,我们就愧对自己的父老乡亲!”

  其实,胡计辰入党以后就一直在村里做事,对曲寨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在那番铿锵誓言之后当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却夜不能寐,翻来覆去想一个问题。要摘掉曲寨村贫穷落后的帽子,要让全体村民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靠什么?靠发展经济,发展经济靠什么?靠钱?靠钱,但是钱从哪来呢?怎么样才能发展经济呢……倏忽,他的眼前一亮,外面的和尚会念经,走出家门取经去。

  于是,他率领党支部、村委成员到江苏华西、河南刘庄等地考察学习。这些闻名全国的富裕村,都是靠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的富裕。这让胡计辰反思到,曲寨人异床同梦,穷则思变的意识用不着启发都能凝聚在一个“富”字上。而在外部条件上,曲寨村一点也不差,甚至更为优越,毕竟曲寨背依获鹿卧佛抱犊之势,面对省城南北通衢经济中心之利,你就是从地底下挖出一桶泉水,也会在省城通贯全国的“新华”、“南三条”集贸市场上卖出好价钱。一个展望在胡计辰的脑海中生成,以农养家,以工发家,曲寨的思想就是“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干什么好呢?胡计辰与村干部反复研究,反复论证,最终形成共识,依靠资源优势,建集体采石厂。那时的曲寨不似现在,几个亿甚至几十亿的投资,说干就干,那个时候在这样一个穷村建一个并不需要多少资本的采石厂也像是登天。胡计辰善于发挥集体的力量,他和村干部们商量,决定卖掉集体的几十棵树,加上前几年搞建筑承包的一点积攒,然后又带头从自家翻箱倒柜凑一些,动员全村劳力一起上。就这样,村里第一个工业项目热热闹闹地开工了。没有挖掘设备,胡计辰从家里拿来铁镐和车子,带领大家一镐一镐地刨,一车一车地拉;粉碎石头没有电,就用买来的发电机带动碎石机;大冬天饿了吃冻干粮,渴了喝凉开水。胡计辰带领群众凭着一股勇于战胜困难的锐气,敢于同贫穷作斗争的勇气,终于使采石厂传出了轰隆隆的机器声。

  “第一桶金”并非盆满钵溢却也可观,胡计辰没有急于把钱分给大家,更没有挥霍,面对有些急功近利的想法,他极力说服大家放长眼光,第一桶金”成了他们的启动资金,陆续建成了小型水磨石厂、帆布厂、造纸厂、铸钢厂,直到几千万元的铝厂、水泥厂,曲寨人就这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强。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胡计辰感觉自己在冲浪,进一步就会冲向更加广阔的海洋,徘徊不前就会被抛下浪底而淹没。当时正是要上旋窑水泥的关键时刻,资金缺口是3.3亿元,这么大一笔投资从何而来?谁会轻易贷款给一个村办企业?胡计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使企业尽早上马,他不分白天黑夜到市里争取立项和资金,单位找不到人就到家里找,有时为了找人跑好几趟也见不着,就索性在人家门口整天地等,饿了吃个烧饼充饥,渴了买瓶矿泉水,寂寞、无助、拒绝、讥讽,一时间让胡计辰尝尽了人间百味。胡计辰没有求过神,拜过佛,但他是老天眷顾的人,因为他吃尽人间十分苦,为的不是自己,为的是他的曲寨,他的父老兄弟姐妹。项目终于取得了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可和支持,最终建成了旋窑水泥生产线,并由此开始,一批较大规模的企业相继在曲寨的土地上出现,直到河北曲寨集团的应时而生,胡计辰完成了他作为曲寨集体致富带头人的初期创业心愿。

  村里办了这么多企业,还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加速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从1994年起,曲寨就建立了养老保障制度,连续11年对65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保障金。2004年股份制后,65岁以上老人平均领到股金红利6000多元。现在,村里实施“五险一金”保障制度,从曲寨村村民开始,逐步涵盖集团全体员工,为每位村民发放惠民补助款每年2000元,后又增长至3600元,预计到“十二五”末,每人每年发放可达10000元。

  1998年,他请来规划部门对曲寨的村镇建设重新编制了规划,以建设“设计新颖、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新农村为目标,以二三层别墅和多层单元住宅楼为重点,对原有农村进行彻底改造。改造中,村委会采取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合理分开档次的办法,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同时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对环境进行绿化、优化和美化。仅围村就建起了十来个小树林,道路、沟旁植树5万余棵,环村的防风林带业已形成,初步形成了外是工业区、中间有绿化带、内是生活区的合理格局。站到村北口远眺,整个曲寨掩映在绿荫丛中,晚上,工业区灯火璀璨,宛若白昼。

  在多年的打拼中,胡计辰深深地悟出,造成贫穷的原因固然有自然条件的限制,但最根本的还是人的思想和素质,所以一直以来对发展教育极为重视,始终把对人才的培养看作是发展经济源头和动力,进而投入巨额资金,倾注大量心血,使曲寨的文化教育事业与经济增长同步。曲寨从1995年普及高中教育,1996年,又提出普及大学教育,办法是对本村高中毕业生又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由村委出面联系大专院校,并由村里出资在学校完成高等教育,至今已有400名学生结业,回村参加经济建设,这些人逐步成长为企业的管理阶层和技术骨干。现在,仍有108名学生在大专院校学习,大学普及率达98%。

  如今,曲寨人的生活状态已经城市化。早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着初升的朝阳,村民们在广场上,手执剑柄,挥动臂膊,剑穗随臂飞舞,剑锋铄然,剑指凛然。

  白天,老人们则在活动中心、街心花园或对弈、或打扑克、或打乒乓球、或在健身器上锻炼身体、或谈天说地、讨论时政、畅想未来。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有的在家看电视;有的则三五成群地在宽阔平坦的大街上蹓哒散步,好动的妇女们在广场上和着节拍翩翩起舞,老人小孩到村北喷泉音乐广场观赏喷泉表演,尽情地享受着美好富裕的生活。

  胡计辰难得清闲,百忙之中也有偶尔的闲暇来到村民中间,看着那些怡然自得的村民们,他的心总感到一种欣然的慰藉。

  与时俱进再造辉煌

  从改革开放到2000年,曲寨人在胡计辰的带领下,硬是靠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意志完成了第一次创业,使曲寨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小富即安”的思想在曲寨渐成蔓延之势,有的人说这么多年打拼实在是太辛苦了,太累了,即使还要发展也该歇口气儿,调整调整一下体力。胡计辰理解这些村民,他又何尝不想歇歇呢?要说这么多年谁最苦谁最累,连几岁的小孩也会说是胡书记,是这个晚上睡觉做梦都在想着村里事儿的当家人,最应该喘口气儿的是他。可胡计辰不这么想,他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进行第二次创业。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如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全面贯彻循环经济为理念,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农村。他召集党委、村委领导成员统一思想认识,把曲寨村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产业链条短,节能降耗压力大,缺乏大项目、好项目等一系列问题以事例的形式组织大家进行深入探讨,充分理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继而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发展会有小困难,而小发展则会是困难重重,不发展就绝对没有出路,发展的劲头不能松,一松就会麻痹,就会从半山腰逐步滑落,必须一鼓作气,朝着山顶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到了山顶才会看到真正美好的风光。曲寨人善于爬山,对于爬山的道理谙熟于心,当家人的话再通俗不过了,善于爬山的曲寨人听了不只是感动,更被感奋。

  曲寨村先后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河北省“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 、“文明村”、石家庄市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 ”。荣誉蕴含着曲寨人的心血,但最能名至实归的是胡计辰。他多次被评为鹿泉市优秀党员,石家庄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1998年被选为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是胡计辰最为看重的一个名分。他觉得荣誉或者名衔只能是一种证明和肯定,不值得炫耀,真正要把握好的是要把这份证明或者肯定当作一个阶梯,或一个起点继续向前走。人大代表,同样不是荣誉,而是责任,是要带领群众在一个新的阶梯上或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他说自己是一头牛,为了曲寨敢当一头不知疲倦、不计报酬的垦荒牛。这也是曲寨村民的公认。在人们的眼里,他从来都是“上班有点下班没点”,“不休星期天、不过节假日”的人,曲寨村人总是像画家欣赏自己作品一样,喜欢在自己亲手建造起来的各种景观前流连徜徉,而最能让他们驻足畅想的是那座花池中矗立的黑牛塑像,情不自禁地觉得这头永不停蹄的黑牛就是他们的书记,他们的功臣,他们为有这样的当家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多少年来,这种自豪感一直拥带着信任与信赖,拥带着充实与踏实。

  什么是人格的魅力?胡计辰一心一意为曲寨人、曲寨人同心同德跟随胡计辰创业,就是对人格魅力最准确的诠释。今天,曲寨人又毫不犹豫地踏上了第二次创业的征程。

  曲寨在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至2005年,将建成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两条,年产20万吨的电解铝厂一座,年供电30万千瓦的热电厂一座,年产10万吨的大纸厂两座,固定资产达到20亿元,工业产值可达30亿元……目前,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建成,有的正在进行中。曲寨村的总产值将力争达到或超过100亿元。

  宏伟目标令人鼓舞,令人振奋,然而前进的路也更艰辛。胡计辰带领曲寨村的全体党员和群众,发扬“团结奋进,艰苦拼搏、廉洁奉公、建功立业,负重加压、敢于争先”的曲寨精神,向着“生产更加发展,生活更加宽裕,乡风更加文明,村容更加整洁,管理更加民主”和实现百亿村的目标奋力前行,再造曲寨辉煌。我们期待着。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