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8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了大地的丰收
——云南省曲靖市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臧洪菊 通讯员 王天荣

  金黄色的油菜花相连成海,青绿色的烤烟苗相衬成画……走进云南曲靖,辽阔的田野上,到处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微风拂过,百万亩农作物随风轻舞,低语中,它们述说着眼前的欣欣向荣,述说着曲靖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的一步步跨越和一个个转变。

  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走入“十二五”,曲靖市围绕“富民强市”的总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实施“现代农业强市、新型工业强市”等发展战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曲靖农业的发展趋势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一切,“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为满足“三农”经济在发展和转变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曲靖市农村信用社与时俱进地把服务“三农”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着力点。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要,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当地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支持农产品加工业以及龙头骨干企业,支持支柱产业和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绿色农业的发展。

  做农业大发展的“助推器”

  站在亲手侍弄起来的烟叶大棚前,身穿紫色T恤的翁建雄又在思考他的“大发展”路径:“忙过这阵子,找信用社主任商量一下,等烤烟种植季节过后,把手中的大棚全部种上绿化苗,经济效益应该也很不错。”——他看准了合作种植烤烟的发展前景。

  翁建雄是曲靖市罗平县罗雄镇双喜烟叶合作社理事长,自2008年年末开始,善于抓时机的他就开始与人合作,尝试着组建烟叶合作社,专门种植烤烟。

  提及合作社的成长过程,翁建雄至今仍记忆犹新:当年,合作社扩大规模,是罗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环城信用社的及时出手相助,他的合作社才能够解决生产资金困难,保证烟叶的及时栽种,才有了后期每一步的顺利发展。2011年3月,在临街的墙上,一块“双喜烟叶合作社”的醒目招牌高高挂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罗平县农信社把“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使命作为工作核心,更为注重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支持生姜产业的研究开发、支持烤烟提质增效、支持蔬菜产业的开发、支持蜂产品加工、支持油菜籽的深加工……在罗平县,农信社的信贷支农力度,位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

  作为罗平县农信社重点扶持的客户之一,从2009年开始,翁建雄已累计从环城农信社申请贷款19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的烟叶种植面积已达1900余亩,预计2011年年末,将实现产值532万元。而且据估算,在发展过程中,该合作社将为当地解决剩余劳动力100余人。

  有了农信社做资金后盾,翁建雄又开始大胆地构思起另一个发展规划——利用大棚种植绿化苗:“现在有21个大棚,一个大棚可以搞10万株绿化苗,一株绿化苗要两毛钱,这样算下来,至少还得需要50万元的贷款……”

  无悔的支农承诺

  “以农为本、为农服务、促农发展”。在曲靖市农村信用社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中,支持“三农”是其坚持不变的服务宗旨。

  为了从根本上切实解决好农民、农业贷款需求问题,曲靖农信社建立了公开承诺服务机制。承诺的内容包括:严格做到“三公开”,即,贷款政策公开、贷款利率公开、服务项目公开;做到“五优先”,即:农业贷款优先、农户小额贷款优先、入股社员贷款优先、入股社员贷款利率优惠;农户小额贷款手续从简,无需担保、抵押。同时,在信贷投放计划方面,该农信社公开承诺,“每年新增农贷计划不低于70%,农户贷款面不低于75%”。

  一份承诺,一份责任。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曲靖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为178. 61亿元,比年初增加19. 85亿元,增幅为12.5%。其中:农业贷款余额为153.23亿元,比年初增加17.65亿元,增幅为13.02%。

  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三农”发展对多元化信贷产品的需求,在支农过程中,曲靖市农信社坚持不断地创新贷款机制,精心打造了多个信贷新产品,其中包括:支持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特色农业贷款”,支持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复转军人等自主创业、自强创业的“贷免扶补贷款”,促进全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激发农村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党员带头致富信用贷款”,鼓励妇女诚实守信、自立创业的“巾帼科技示范户信用贷款”,帮助贫困学子圆梦人生的“生源地助学贷款”……

  2011年,国家发展的步伐迈入了“十二五”时期,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在开局之年的战略规划上,曲靖市农村信用社再一次作出了庄严的“支农承诺”:

  全市农信社将再接再厉,始终坚持改革不改支农方向,坚持立足“‘三农’,服务城乡、支持县域经济、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市场定位。继续调整好信贷结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多方筹集资金,在重点做好今年春耕备耕信贷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支持好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促进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