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水清,温泉宜居。山东省高青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在这里,优势特色产业的迅速壮大,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使得高青的农民走出了一条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优势特色产业之路,“五彩”的高青农业(山东黑牛—黑、高青大米—白、高青西红柿—红、高青西瓜——绿、有机鱼—蓝)绽放出绚丽光彩。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山东省高青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的支持。
为了突破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高青县联社以信用工程为契机,积极推行大联保贷款,大力开展阳光信贷,取得了自身发展与农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截至今年7月末,高青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28.44亿元,市场占有率42.23%;各项贷款余额21.76亿元,市场占有率55%,存贷规模占据地方金融机构的半壁江山。2011年高青县联社在淄博市办事处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其中20项综合考评指标有12项名列第一。
大联保体带农致富
“在农信社的扶持下,我新建了3个大棚,一个大棚一年能种2次西红柿,每次一个大棚能给我带来30来万的效益。”高青县新村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新村激动地说。据了解,李新村是以大联保体贷款在农信社贷了70万,他所在的联保体有308户成员。
李新村介绍说:“大联保体贷款的推出,真是方便了我们农户贷款。以前我们贷款,通常要找3至5人担保,既耗时间,又欠人情,手续也比较麻烦。而加入大联保体的农户,只要到当地农信社的柜面填写一张借款凭证,即可自由提取授信额度内的贷款,像取存款一样方便,而且在3年内随时可以借款。”
以前,农信社以小额信贷为主要的支农信贷产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这种面对散户、点对点的零售型业务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快速的农村经济需要。在这种形势下,高青县联社创新开办了大联保体贷款。大联保体贷款是以农户自愿组成大联保体,农户自愿推选大联保体组长,自愿交存互助金,实行“互相担保、互相监督”的联保形式,然后由农村信用社对其成员核发贷款证,农户凭贷款证贷款。
该业务实现了贷款由“零售”向“批发”转变,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农信社自身业务的再次跨越。
自从高青县联社开办大联保体贷款业务以来,高青县涌现出了一批像“新村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精品”专业合作社。该联社支持全县建成省级10万亩无公害西瓜生存基地和市级2个万亩农业标准化生存基地,5个淡水鱼品种8000亩养殖基地和有机食品认证。在信用社的支持下,高青县呈现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象。
阳光信贷赢得民心
为了提高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转变客户经理的工作作风,完全杜绝客户经理在贷款操作流程中滋生“吃、拿、卡、要”的念头,高青县推出了“阳光信贷”工程,进一步完善了社会监督网络。
高青县联社制定了完善的“阳光信贷”操作流程,逐步推行、完善以“一公开、三承诺”为主要内容的高青特色“阳光信贷”工程,即:实行“贷款公示制”,做到时间承诺、廉洁承诺、投诉承诺。
同时,高青县联社积极开展客户经理民主评议活动,印刷“监督服务联系卡”,加强对客户经理的内部监督。不仅如此,该联社还在营业网点设置《贷款申请登记薄》,指定客户经理“七不准”,实行贷款流程示意图上墙和贷款咨询首问责任制,利用广播、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各界公开信贷服务内容及监督电话,聘请部分社会隐形监督员对客户经理办理贷款业务进行监督。
该联社通过公开监督举报电话,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客户投诉信贷人员有违规的,一经查实,将给予责任人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约束客户经理的不良行为,进一步增强客户经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升客户经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高青县联社自从实行阳光办贷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大联保体贷款业务的开展,不仅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题,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从源头控制了信贷资产风险,开创了政府、农信社、农户“三赢”的良好局面,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信用工程造福于民
小额农贷在过去的历史中对促进“三农”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改善农信社经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农村信用社最具特色的信贷品牌。但是,由于各地对小额农贷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小额农贷也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风险隐患大、资产质量低的信贷产品。
为改变这种现状,高青县联社从2009年开始,严格按操作流程开展信用工程,经过2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了将这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高青县联社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召开了由各乡镇分管镇长、宣传委员、文明办主任、信用社主任等人员参加的“高青县文明诚信工程推进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县推进文明诚信工程的意见》,制定了《高青县新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并逐级成立了户、村、镇各级初评、评定小组。
为了使文明诚信工程有序开展,高青县联社通过培训、信用社调研、督导等方式,要求全县客户经理要坚持数量服务质量、时间服务质量的原则,实行达标一户评定一户、评定一户成功一户的办法,不过多的追求数量和覆盖面。
截至目前,高青县联社评定了文明信用户33740户,文明诚信农户参评面达全县农户数的81%,评定金额达5.5亿元,实发金额3.78亿元,有力地助推了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