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国经济持续被全球看好相一致,中国商业智能(BI)市场规模以IDC的预测推算,预计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健康增长态势,其2010~2014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3% 。事实上,商家基于对市场的分析而跨疆拓展和商业布局等战略更直接地反馈出对市场成长空间和增幅的精准判断。
纵观BI产业技术多年来始终仍以IT为核心,由此BI也依然停留在诸如静态生产报告、已知问题查询、预定义的数据模型、记分卡和看板和单一数据来源等功能层面,因此应用层面难以与用户端的业务需求紧密结合,BI深层次的应用价值更难以体现。而面向应用领域的新一代BI技术的走势与价值是以跨组织的价值创造呈现给用户端,通过管理效益、用户效益和IT部门 / 开发者效益这3个层次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如快速易用的海量复杂数据分析、瞬时响应时间、灵活的过滤和计算、深入细致的分析等使得用户端效益得以提升。在用户体验至上理念基础上,新一代BI平台实现了可视化专项分析、探索未知、异构数据源的同时共享、可重复使用的分析工作流以及统计分析的集成。
由此也界定了新一代BI与传统BI的不同技术和差异化。
如果观察和分析并追溯BI发展的路径与未来趋势,由软件的持续创新历程可窥见一斑。Spotfire的BI技术从运营分析(过程集成和实时数据)技术开始,历经新的分析方法 (3D、 网络、树形图/热图等)、客户关系管理与企业资源规划和财务领域的企业解决方案、参数驱动的分析应用程序、全面集成的预测分析、临床解决方案、用户社区和应用交流,最终到易懂互联网络时代的iPad 支持。同时,Spotfire率先在内存分析模式、定向分析系统、实时性/针对性的闭路分析系统、商业智能分析系统与其他软件的结合与互动、网络分析系统、预测性分析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领域进行了市场尝试。伴随IT/互联网等创新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专项分析、控制面板和分析应用程序的单一架构,可视化、交互式更具有互联网时代新一代BI软件架构和系统特征。
IDC的分析显示,未来5年,商业智能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的发展趋势:重点从数据仓库到元数据到主数据;企业信息门户的建设推动了对于多业务系统的分析;商业智能与管理类应用融合。另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统计,2009年,商业智能分析软件的市场总值仅比上年增长3.0%,2010年有了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20.5%。随着商业智能分析软件日益被中国企业接受,Spotfire 等BI公司在中国寻求更多的市场机会。预计2011年中国BI软件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1.4亿元,增长率为26%。其中,通用型BI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2.1亿元,增长率为31%,其增长率高于定制型BI软件市场的增长率。
商业智能分析软件市场在香港、台湾和韩国已较为成熟。伴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日益增强,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使用传统的商业智能分析软件,新一代BI技术驱动下跨国公司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也标志着BI市场全球性扩张战略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更加剧了中国BI及管理软件市场的白热化竞争。 (江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