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9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李春生在两岸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合作暨交流会议上作主旨发言时指出
两岸企业应挖掘合作潜力创新合作机制


  本报讯(记者 任智超)9月23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财团法人台湾绿色生产力基金会、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及台湾区资源再生工业同业公会共同主办的“2011年两岸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合作暨交流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李春生在发言中指出,目前,大陆已成为全球电器电子产品的第一大生产和消费体,同时也已进入家用电器报废的高峰期,电子废弃物呈逐年增长态势,预计到2020年电子产品报废数量将达1.37亿台。电子废弃物的高增长性、高危害性、高价值性,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起电子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当前,推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需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以及体制和技术创新、环保发展理念推广等多种方式,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卓有成效的回收处理制度体系;需要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理念落实到公众日常生活消费的各个方面,大力提升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谈到两岸企业在推动电子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合作时,李春生表示,大陆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大力推进包括电子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内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今年的1月1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新政策明确了回收处理企业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加工存储场地、技术设备、拆解能力及污染防控等方面的具体规范。台湾有着30年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经验,在政策、法规、管理及技术方面与德国、日本等同处世界先进水平,许多成功之处值得大陆学习借鉴。两岸在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再生能源、低碳先进设备、低碳材料、绿色建材、生态园区和低碳城市经济圈等方面,在技术、产品、服务、规划与管理经验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希望两岸再生资源行业以本次交流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发掘两岸清洁生产、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合作潜力,丰富合作内涵、创新合作机制、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推进两岸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李春生还介绍了供销合作社系统再生资源网络建设的情况,指出,目前,以中国再生资源开发公司、安徽双赢、江苏物联等为代表的一批再生资源企业迅速崛起,一批产值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再生资源综合加工利用产业园区已经投入运营或正在建设,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中的领军作用日益显现。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环保部、国务院台湾办公室、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委的领导、海峡两岸专业学者及业内人士出席会议。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