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9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数字电影《大碗茶》拍摄背景


  编剧马泉来。
  著名导演潘镜丞。
  创始人尹盛喜的扮演者张双利。
  演员石小满。
  演员谢联。
  尹董事长向创始人尹盛喜的扮演者张双利赠送“大碗茶”茶礼。
  外景拍摄现场。
  剧组演员现场再现“那个年代”。

  数字电影《大碗茶》主创人员

  畅谈创作与拍摄感受

  数字电影《大碗茶》作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向党的“十八大”献礼影片,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出品,北京中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摄制,北京市大碗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助支持。

  影片编剧马泉来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门大碗茶故事为原型,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大碗茶》,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共产党员尹盛喜带领一批返城知青从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开始,自谋职业艰苦创业,克服困难转变观念,为国分忧、为民解愁,成为改革开放时期先进典型代表的故事。

  《大碗茶》电影剧本,经历了近三年的创作与修改。期间制片人、策划人、编剧曾多次与原宣武区政府、现西城区政府有关部门、大碗茶创建参与者进行座谈,采访了其他相关人员和单位,并得到电影频道剧本审定专家的指导。在电影主创部门和西城区领导、大栅栏地区领导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影片拍摄工作,目前影片正处在后期制作阶段。

  作为改革开放时期先进典型的一个代表,“大碗茶”始终受到影视新闻媒体的关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就曾先后为企业拍摄了新闻电影纪录片《新时代的窗口》、《一个经理的自述》、《劳模尹盛喜》。

  改革开放初期,大碗茶公司为解决安置返城待业知青,化解社会难点创出了一条新路。企业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也得到北京市、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曾被北京市委誉为首都集体经济的一面旗帜。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为企业题字:“努力办好社会主义集体企业。”从80年代开始,大碗茶公司积极发展文化经济,创办北京老舍茶馆,实现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文化休闲产业的成功转型,老舍茶馆已累计接待140多位世界各国元首政要和400多万中外宾客,成为首都北京的一张城市名片,展示民族艺术精品的窗口和联结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及纽带。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曾亲临企业视察,老舍茶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荣获北京市著名商标。 

  链接

  8月30日,尹智君董事长率领公司、茶馆高管带着礼物到片场探班,正好赶上剧组正在进行外景拍摄。8月的北京,骄阳似火、潮湿闷热,但演职员们都非常敬业、非常专注地完成每一个镜头。看到许多演职人员身上被蚊子叮满了包,尹董事长深受感动,第二天就让员工又送去了花露水和扇子。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