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秋假期前一天,湖南省邵阳县塘田市镇发生沉船事故。一艘客船从夫夷江塘田市镇码头下行2公里时,被滞留在河中的挖砂船钢丝绳绊住,导致侧翻下沉。据邵阳县官方通报,当时船上共有50人,38人获救,12人死亡)。对于这12条生命来说,中秋节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秋劫”。
事故发生后,邵阳县委、县政府立即成立了救援指挥部,全力组织人员进行搜救,救治受伤人员。9日晚,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赶到现场。同时,省、市、县三级海事部门组成搜救组进行搜救。
10日,邵阳县副县长吴善成、塘田市镇镇长唐向龙、邵阳市三江口地方海事处处长何建华被免去职务,客船及挖砂船船主等相关责任人被刑事拘留。湖南省安监局牵头成立“9·9沉船事故调查组”,开展相关工作。
伤亡人数扑朔迷离
事故后,除了对事故原因有质疑外,最令公众不满的应该是邵阳县官方发布的数字连日来不断变化。从9日下午最初的“乘客39人,死亡8人”到“乘客45人,死亡11人”,再到“乘客50人,死亡12人”。数字的不断变化让公众不得不质疑数字的真实性,对此,邵阳县副县长、政府新闻发言人段绍兴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排查力度的不断加大,乘客人数也跟着进一步精确。
但是,不断“精确”的数字还是有人提出异议。不只一位自称当地人的网民留言表示对外公布的12人不是事实,目前已打捞上来的学生尸体就超过这个数。而据邵阳官方表示,目前已经排查到位,搭载和遇难人数不会再有变化。
背后元凶层层露头
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渡船被滞留在河中的挖砂船钢丝绳绊住,导致侧翻下沉,当地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坦承,超载仅仅是沉船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河道采砂严重导致河道不畅,影响航道运行安全,却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塘田市镇派出所龙所长分析说,无序采砂使得河床形态发生急剧变化,河床严重下切,改变了河流的河势和流势。船只进入这样的河道,航行安全不能得到保证。1992年塘田市镇下游的花石渡口发生沉船事故,数人遇难,当地政府下文禁止采砂,但禁令成了一纸空文。高额利润是采砂船长期无序运作的原因,当地村民介绍,现在1立方米砂子可以卖120多元。
1400万能否换来安全
发生事故的塘田市镇,由夫夷河将全镇分成南北两部分,沿河两岸只能依靠渡船往来。9月10日,沉船事故发生次日,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在塘田市镇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提出抓紧解决安全隐患,做好“渡改桥”工作,不让悲剧重演。目前初步决定由湖南省出资1400万元在事发河段修建新桥。
第一时间决定建桥的背后是镇政府多次申请建桥却未获批准。但愿生命的代价换来的1400万元能换来真正的安全。
(李 晓 郑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