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9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湖南安化县社盘活资产 开拓为农服务新天地

《湖南日报》记者张尚武 通讯员 栾常军

  编辑按

  在湖南省的山区贫困县安化,当地供销合作社虽经改制重组,却始终不弃服务“三农”的主阵地。他们在改革中甩掉了“包袱”,但网点健全、队伍未散、服务农民的能力也不断增强,探索出了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的路子。近日,《湖南日报》对他们的做法进行了报道,并将他们的做法称为“安化模式”。本报对该报道进行了摘编,望各地供销合作社共同探讨新时期的改革发展之路。

  上世纪末,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深陷“内忧”、“外患”。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摸着石头过河”,启动改革,探寻出路。在山区贫困县安化,当时的供销合作社虽同样面临各种困难,却在改革的过程中,始终紧扣为农服务这根弦,不弃服务“三农”的主阵地。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评价说,安化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经验对其他涉农单位的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改制重组:阵地不能丢

  曾经蔓延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股金风波”,安化也未能幸免。

  从1997年底开始,小淹、梅城、仙溪等12个乡镇供销合作社服务部相继发生股金挤兑。由于高息揽储,无法兑付,全县供销合作社总共拖欠社员股金4300万元。

  当时,供销合作社业务已大幅萎缩,“股金风波”直接把供销合作社逼上了破产的边缘。乡镇供销合作社的“一把手”纷纷打起“退堂鼓”。

  1998年8月,现任益阳市供销合作社纪检组长的刘志伟临危受命,出任安化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刘志伟称:“当时手上实在没钱,挑选乡镇供销合作社的‘一把手’,首先要看家底,因为只有家底好,才不急着要工资。”

  股金是社员的“血汗钱”。为了还股金,县供销合作社拿出“压、减、卖”的措施,即压工资,所有开支减半,变卖一部分资产,分年度兑付股金。

  燃眉之急虽解,安化供销合作社的银行债务却日积月累,至2003年已超过2亿元,而供销合作社的资产评估却不到1亿元。

  “历史包袱、政策性亏损导致县级供销合作社大多数资不抵债。”益阳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匡维波说,在政府支持下,许多县级供销合作社的改革,都是依法破除债务,资产量化到人。资产拍卖所得,用于买断工龄,职工拿钱走人。

  是关门走人?还是破产重组?安化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者和广大职工作出了正确选择。  在2003年底召开的改革动员大会上,刘志伟斩钉截铁地说:“安化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不能走‘资产卖光,关门走人’的路子,为农服务的阵地不能丢。”

  进入破产程序后,如果卖资产,安化供销合作社职工每人可分得生活费1.2万元。县供销合作社广泛征求职工意愿,以不变卖资产、将职工可分得的生活费作股本的方式,重新组建了新的基层供销合作社。梅城镇供销合作社破产后,重新组建梅城为农供销合作社;江南镇供销合作社重组为江南双新供销合作社。仅一年多时间,全县11个乡镇基层社又重组到位,大多数优质资产得以保全。

  “安化供销合作社改革,选择了破产重组,而不是关门走人,才使县供销合作社服务农民的阵地未丢、队伍未散、宗旨未变。”最近,湖南省供销合作社主任陈德礼两次到安化调研,总结推广其经验。

  盘活资产:卖天不卖地

  地处安化、桃源、沅陵三县结合部的马路镇,历来是山货、土产、日杂等商品的集散地。云台供销合作社坐拥这方“风水宝地”,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却也负债累累。2004年云台供销合作社破产,2006年4月重组为云台龙泉供销合作社。

  新牌子挂出来了,260多人守着老旧的门店、停业的饭店、破败的老院,一筹莫展。

  2007年马路镇对东风街进行改造,供销合作社的老门店在镇中心的当街位置。好几拨房地产开发商来洽谈,出价一个比一个高。

  “守着老门店,一年租金不到5万元,开发商愿出500万元买地皮。”有人心动了。新上任的云台供销合作社主任雷林把决断权交给职代会。职工不答应:“好不容易挺过来,再也不能卖了,就算卖天也不能卖地!”

  职工一句话,启发了雷林。他与开发商谈判:钱一分不要;新楼建好后,按原来规模,供销合作社占一、二层,这就是“卖天不卖地”。

  按照协议,安化三心公司开发了供销大厦。一楼门面从原来300多平方米扩大到700平方米,年租金从5万元升至22万元。

  崭新的高楼,显示着供销合作社复兴。此后几年,按照“卖天不卖地”的模式,云台供销合作社把老院子改建成2000平方米的农贸超市,当街另外16个门面也焕然一新,占地1200平方米的老饭店还在洽谈中。雷林介绍,云台龙泉供销合作社的净资产已达2000多万元,再过几年,租金收入将突破百万元。

  安化县供销合作社总结推广“卖天不卖地”的模式,鼓励各基层供销合作社盘活资产。梅城为农供销合作社引来投资者,在原来老院子的地盘上新开发2栋17层高的电梯房,底层营业面积从1000平方米扩大到1.1万平方米,年租金从12万元增到186万元。

  按这个思路,仙溪、坪口等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升级,资产评估额成倍增加。破产前,安化供销合作社资不抵债,经过这几年发展,全县供销合作社资产总值已达4.3亿元,营业面积也从之前的10万平方米扩大到12.5万平方米,经营网点从300个加到430个。

  拓展网络:服务新农村

  在云台龙泉、梅城为农等基层供销合作社,记者看到,货架整齐,灯光明亮,日杂百货、家用电器等商品琳琅满目,购物环境舒适。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廖建和称,全县供销系统以金太阳超市为龙头,在乡镇开办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现代超市27家,村一级则发展加盟店97家,农民在家门口就可逛超市。64家农资店也焕然一新。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样样齐全,还有“庄稼医生”现场指导。

  在价格上,供销超市的日用品、农资都由县供销合作社委托批发商直接配送,送货下乡,减少环节,为农民购物省钱,供销超市成为农民购物的首选。去年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完成农资、日用品、家电销售3亿多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村商贸流通主渠道。

  服务新农村,供销合作社从销售终端融入农业产业化。安化供销合作社领办30多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结4400多户社员闯市场,创办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2万亩,带动水果、茶叶、南竹、药材、水产及畜禽养殖等6大产业的发展壮大。县供销合作社组织阿香柑橘、湘辰禽业、安化黑茶等农副产品,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产品展销会上打响了品牌。

  2008年以来,江南双新供销合作社探索综合服务社的模式,拓展供销合作社服务网络。记者在这里看到,供销超市除经营日用品、农资,还配备扩音设备,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原供销饭店改建成宾馆酒楼,生意红火;他们专门成立红白喜事办理中心,每年为群众操办红白喜事50多次。为把喜事办热闹,他们还组建了星海艺术团,连续两年在县文化艺术联合会组织的比赛中夺得一等奖。

  云台、梅城、小淹等供销超市,也逐步开发餐饮、红白喜事餐具租赁、家政服务等不同类型的服务项目,使供销超市由单一的购销场所向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转变,引导乡村文明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