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畜牧业和种植业“十二五”规划的同步出台使得市场开始纷纷预测利好股票,而与此对应的是,9月21日规划出台的当日和次日,农业板块股票走势却正好与此相反,持续走低。利好却走低,这似乎是个悖论。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今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关于农业的政策都提及“鼓励兼并”,但由于行业中中小企业仍旧占据了较大比例,这种“一地碎片”式的行业现象,短期内难以得到彻底改观。因此,要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畜牧业、种植业行业龙头,还有较大差距。
“事实上,有些政策早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实施了。”东方艾格分析师王晓悦分析说,从政策的规定情况来看,龙头企业依旧是最大的受益方。
以畜牧业“十二五”规划为例,按照规划的规定,将加大对大畜牧良种的补贴强度,发展规模养殖。鉴于此,“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是此次‘十二五’规划的亮点,这将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规模和资金问题,行业巨头企业以及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认为。而从种植业“十二五”规划的规定来看,如大力发展油料生产等内容,也使得种子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大力发展油料生产将使上游的种子行业加大生产力度,并促进其加快研发新品种,提高油料生产也将稳定下游食用植物油市场。
但是,从公开资料来看,无论是养殖行业还是种植行业,除部分龙头企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对此投入的热情并不明显。
此外,由于今年以来,国内猪肉及淡水鱼价格持续上涨,有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出台或许将使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但大范围内影响畜牧业产品仍需一定的时间。
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同时,规划还首次提出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畜牧业贷款担保基金、担保公司,为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在此背景下,业界人士认为,这将加快行业集约化的速度。
不过,东方艾格分析师王晓悦认为,以养殖业为例,要想在“十二五”末形成行业寡头仍然有较大差距,但有可能会形成一些区域龙头,目前仍然是中小企业占据了行业的大多数份额。即使“十二五”末能达到规划的全部要求,规模化跟全球相比依旧不算太强,跟国外的企业还有差距。
王晓悦介绍,从目前的养殖业规划内容来看,金融支持是亮点,建立金融担保公司促进养殖业发展,也会使强者愈强、弱者退出,而此后的政策可能依旧会加速散养的退出速度。
而素来嗅觉敏税的资本早已闻风而动,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7起农业行业投资案例披露,其中,农业种植和畜牧业占据大部分份额,共有22起。而这37个案例中,有20个投资案发生在扩张期。
(摘编自《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