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9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都市农业应借助信息技术

白琦瑛

  在前不久召开的2011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现代农业产业投融资峰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傅泽田指出:都市农业是围绕都市发展农业,依托于都市、服务于都市,遵循都市发展农业的整体需求,其发展要配合整个都市的发展。它要跟城市的发展相互统筹,以城市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应用为特点,同时在功能上由过去以生产型为主的产业形态变成集生产、生态、生活多功能于一身的产业形态。因此,发展都市农业要求高度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而且,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成为发展都市农业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傅泽田指出,当前,无论是观光农业、庄园农业、农业产业区都是都市农业的一种产业形态,最终都应该体现出生产上的高科技化、区域环境的景观化和生活上的人文化,最后达到促发展、保环境、稳社会、扩就业、传文化的多种功能。都市农业进一步的发展,一定要强调创新、高质、环保和多样化。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则是都市农业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傅泽田介绍说,农业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对都市农业生产环境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达到实时获取。获取和检测到信息后,通过有效的传输手段反馈到生产环节,使整个农业过程更高效、更安全,这样的都市农业形态应该说达到了更高的形态。现在农田种植灌溉物联网系统在新疆和江苏等地都得到了运用。例如,在江苏宜兴万亩蟹园通过智能感知,可以及时了解何时增氧、何时投饲、何时获收效果最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一亩能多增产100多斤的河蟹。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运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让农民可以利用信息平台掌握农作物所处环境和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更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信息技术除了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外,还可以提供数字化的远程服务,包括农业的远程诊断,农民的远程培训、远程医疗、农产品远程监控等,甚至可以进入农村的社会管理系统,使农村也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农业将都市农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