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0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23亿贷款支持创业
助3.9万人实现创业梦

马 红

  “贷免扶补”工作是云南省社学习借鉴孟加拉国小额贷款和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等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云南实际创新推出的鼓励创业新模式,属全国首创。今年1-9月,云南省农信社累计向39179位创业人员发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23.79亿元。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正成为当地创业人员的“动力源”。今年1-9月,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对“创业促进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累计向39179位创业人员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23.79亿元。

  其中,该省农信社为2222名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13278万元,为27352名农民工提供创业资金167311万元,为383名复转军人提供创业资金1934万元,为7名留学回国人员提供创业资金44万元, 为8089名登记失业人员提供创业资金48605万元,为1216名其他人员提供创业资金6761万元。截止到9月末,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余额达38.176亿元,支持83443人创业,为促就业、保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统计,自2009年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开办“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业务以来,全省农村信用社已累计向101086名创业人员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54.34 亿元,支持10万人实现创业梦想,并带动了36.3万人就业。

  今年以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高度重视“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与劳动就业、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个私协会、教育等7家承办机构加强沟通协作,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核放贷效率、提高信用额度、确保信贷规模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的投放力度,为“创业促进就业”提供了及时、优质的金融服务。

  “贷免扶补”工作是云南省学习借鉴孟加拉国小额贷款和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等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云南实际创新推出的鼓励创业新模式,属全国首创。

  该模式流程设计科学合理,在原操作模式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利用市场机制,把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放大倍数效应,通过引入金融资源和信贷资金,能够为更多人员创业就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用财政资金建立担保基金,为贷款损失提供风险补偿,有效解决了贷款担保的问题,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贷免扶补”采用“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多方参与、农信社承贷”的模式,由云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为承办单位,创业人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向上述任一单位的县级部门提出创业贷款申请。各承办部门在县级农村信用社的配合下进行贷款调查,并向农村信用社推荐。

  农村信用社作为小额创业贷款的金融服务机构,对小额创业贷款实行“组织推荐、统一担保、农信审批、财政贴息、多方共管”的管理方式,根据承办部门的审核推荐意见,通过财政担保、贴息申请确认后,即可对有创业能力、首次创业的大学生、农民工、复转军人、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者,提供不超过10万元的贷款,并提供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