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全国各地已经进入紧张而忙碌的“三秋”生产中,“三秋”生产能否有利地开展对我国秋季农作物丰产丰收、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各地市县级供销合作社结合当地“三秋”生产实际,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农产品流通、农资供应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为开展“三秋”工作做好服务。这些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三秋”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举措和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湖北十堰市社
网络优势助农增收2.1亿元
入秋以来,湖北省十堰市供销合作社应用系统在流通网络、信息、销售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开展农副产品秋收工作,为农民增加收入。截至9月底,全系统收购农副产品9.4亿元,同比增长63.6%,其中,秋收以来,助农销售农副土特产品达2.13亿元,同比增长76.6%。
今年以来,十堰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和秋季连阴雨天气,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为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增加农民收入,市社发挥全市1000多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和农村超市的作用,大力开展农副产品收购。8月,十堰市社召开了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专业合作社建设暨新合作“农超对接”现场会,20多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会议,市新合作超市在会上与六里坪蔬菜、土城食用菌等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供应协议。9月底,市社再次对来自全市的200名农产品经纪人进行培训,并组织农产品经纪人采取上门收购、换购等方式增加收购品种,除开展对大宗农产品收购外,还积极开展小药材、小土产等方面的收购,有效地畅通了当地农产品的购销渠道。
十堰市社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开展,不仅使十堰市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农产品进入超市,并且培养的一大批农产品经纪人正活跃在各地的农村市场。市社对当地农产品实施收购、销售和加工等举措,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截至9月底,十堰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商品交易及市场交易额近1.9亿元,同比增长236.4%。
河南濮阳市社
服务“三秋”保障农资供应
面对今年“三秋”的生产实际,河南省濮阳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以赴保证农资商品供应,服务“三秋”农业生产。截至目前,全系统已供应各类化肥14.8万吨、农药32吨、种子230吨、农机具2.8万件。
濮阳市社结合该市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和农民群众的消费习惯,积极组织货源,确保农资商品供应。同时,市社充分利用27个农资配送中心、1256个农资连锁店优势,积极开展农资连锁经营与统一配送,使配送率达60%以上,最大限度降低农资商品价格,确保农资市场价格稳定,让农民得到实惠。
为了规范农资经营,净化农资市场环境。濮阳市社要求各级供销合作社及所属的农资企业和经营网点坚持公平、合法、诚信经营,严格加强价格管理。同时,在全系统积极开展农资经营自查自纠活动,并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对农资市场各种违法违规、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和严厉查处,净化了市场环境,确保农民用上放心、满意的农资商品。
此外,全系统在保证农资商品供应的同时,还注重加强服务功能,为农民提供电话预约、拆整卖零、送货上门、到田间地头等服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为农民提供免费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截至目前,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农田面积已达11.5万亩,有效降低了农民种植成本。
山东济宁市社
围绕大田生产做好服务
山东省济宁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结合当地“三秋”生产的实际,紧紧围绕大田作物生产提供服务,深入了解农民所急、所盼、所需。市社针对土地托管、农资供应和资金互助等困扰农民“三秋”生产的难题,利用供销合作社的系统资源和优势,为农民带来实惠。
面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民种地难、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生产成本高、农业收益低等突出问题,济宁市供销合作社开展了大田作物的托管服务。经农民委托,供销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形式对其责任田实行统一播种、统一浇灌、统一施肥、统一收割,并聘请有关科研单位、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对施肥、植保、栽培等各种农业技术进行指导培训。截至目前,全系统已创建各类种植、养殖、加工专业合作社及经济协会286个。“三秋”期间,该社开展的土地托管直接服务面积已达10万余亩。
在做好农资传统营销的同时,济宁市社创新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组建了市社控股的农资龙头公司,开展化肥直供和测土配方施肥,向上游厂家联合采购,直接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取消中间环节。直供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价的15%左右。目前,全系统已直供化肥近2万吨,为农民节省1000余万元,有效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
此外,为解决农民缺乏资金的困难,市社在专业合作社内部组建资金互助社,开展小额资金借贷业务。资金互助社以“社员筹资、民主管理、周转使用、滚动发展”为宗旨,为农民搭建了快速、便捷、安全的融资平台。目前,全市已组建资金互助社、担保公司11个,为农民提供资金周转3000余万元,助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