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0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在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浙江台州路桥农村合作银行 蔡继林

  前几天,我在一个茶座喝茶,无意中听到邻桌一群80后、90后的同行在大发感慨。第一个人说:“我们天天与老大爷、老太婆打交道,真没劲。”第二个人说:“你还好呢,我们月月都有很重的考核指标,人就像一只被抽打的陀螺一样,想停也停不下来,累死了。”第三个人说:“你们就知足吧,看我这大老爷们,工作这么多年了,还坐在临柜干活,真没面子。”……

  在外人眼中,在银行工作无异于捧上了“金饭碗”,何况现在就业并不容易。可眼前这些80后、90后工作没几年就产生了疲劳感,对单位缺少归属感,这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所以对工作有点无所谓了?还是觉得银行这一服务性行业规距太多了,不自在?抑或是感到在农村基层工作,接触的客户群体层次太低,缺少生活情调和成就感?也许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对那些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没有兴趣。

  其实,一个人也好,一个组织也好,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要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找到一个合理的定位。像一个人,判断他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并不是看他官有多大、钱有多少,关键是看他对社会有没有贡献,有多少贡献。如今,一些同志奉行实用主义哲学,凡事以个人为中心,利字当头,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现在很多人都在埋怨社会太浮躁,可是又有多少人在反思自己是否也在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呢?为什么不从自己开始改变呢?

  一个人这样,一个组织也是这样。就拿我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农村给了我们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一定要珍惜。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扮演好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角色。对我们来说,赚钱不是主要目的,如何服务好“三农”,如何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如何支持地方经济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才是根本。

  所以,在实际经营中,我们要坚持普惠金融理念,给力“草根阶层”,做到橄榄枝为大众而伸。我们现在都在谈城乡居民和农村农民年均收入多少多少,好像现在的农民生活水平已很高。实际上,很多农民收入并不多,生活水平并不高。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我想关键是贫富不均,两极分化造成的。少数人的绝对富裕掩盖了多数人的相对贫困,换句话说,就是“被增长”。所以,这需要我们给他们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让他们能够共同地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

  作为金融机构,我们要真正地行动起来,为民、利民、惠民。我相信,这是群众最希望看到的事情,这也是地方党委政府最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并且尽心尽力地做好这件事,那么我们不仅找到了自身发展的源动力,而且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自然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就体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