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0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还 贷

山东省临朐县农村信用联社 高敬

  他因躲债跑到了外地,那到期的信用社贷款也还不上了。

  他曾经营一家效益不错的机械加工厂,当厂长那年他才三十五岁,是全县最年轻的厂长。只可惜,他禁受不住赌博的诱惑,输掉了几十万元。事发后,老婆决然与他离婚,儿子判给了他。

  他头脑灵活,肯于钻研,不满在家乡的农具加工厂做学徒,后来就注册了属于自己的企业。他小的时候很苦,因为父亲死得早,当年发展企业的资金全靠信用社老刘帮他。老刘是一名信用社客户经理,每天总能见到老刘走乡串户的身影,哪家卖了猪鸭,老刘便凑上前去动员到信用社存上;哪户发展项目缺少资金时,也会见到忙前忙后的老刘。

  他的母亲已过古稀,身体不好,他原想将母亲接到城里来,可妻子非常看不起婆婆,觉得乡下人脏,不讲究卫生,所以不愿意接纳。

  他和妻子只生了一个儿子,今年已八岁,原来在贵族学校上学,离婚后,无人照看,他只好把儿子送回乡下。

  他的家乡离城里不到二十余里。

  躲到外地一家企业后,老板发现他懂经营、会管理,就聘他为副总,专门打理车间生产,搞得红红火火,老板很赏识他。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是想起远在家乡的老母亲和儿子。

  一天,他还是想办法回到了老家,见到了母亲和儿子。母亲一头灰发,面色苦楚,叫了他一声乳名。

  他叫了声娘,声音有些哽咽,便急忙将脸转了过去。他怕儿子看到他眼中的泪水。其实,儿子一直在盯着他,儿子很内向,平常不爱多说话。在贵族学校里,他已经掌握了不少英语单词。那里有外教老师,他可以用英语与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对此,老师多次给他打电话夸奖他的儿子,并要他努力配合学校教育,将来争取送孩子出国念书。而今,这一切都成了泡影。儿子从县城回到农村,靠年过半百的母亲来养活。他深知,儿子要想再从乡村走进县城,大概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本来,他已经给家族的历史增添了几许光辉,不想这一下子又倒退了回去。

  儿子懂事地给他抹泪水:“爸,你离家后,信用社的刘叔经常到咱家来看望奶奶,这次奶奶生病住院,全靠刘叔了,还供我到县里的学校继续上学”。

  他的心被深深地刺了一下。老刘家庭也很困难,本不容易,还帮着自己伺候老母亲,给儿子提供学费。他觉得对不起老刘。

  他的母亲像是看出了他的内疚和痛苦,劝他说;“人生在世,干啥都要保个平安,要个脸面,信用就是贴在脸上的金啊”。

  是啊,平安是福,信用是金啊。直到此时他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更加明白老刘那默默无闻的无怨付出。

  想到这里,他拿出了存折,急忙拨打着老刘的手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