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把教室搬到工厂、商店,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经营感知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和技能,着力造就“能财会贸、财贸双全”的应用型、创新型现代经营与管理人才,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张家伟毕业后选择了自己创业,在校门口做起了图书生意。短短一年时间,这个年轻人不仅卖书,还与别人谈起了培训合作,小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充分展现了自己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才华。10月10日,记者一路跟随张家伟,走进了他的创业生活。
在校实践经验 开启创业大门
张家伟是去年刚毕业的学生,圆圆的脸,眼睛不大,说起话来有时还会脸红,看上去跟在校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现在,“同学”这个称呼应该由“老板”取而代之了。通过创业,他在学校大门外的超市里租了一块地方,经营起一个小书店。
说到开书店,张家伟清楚地记得,那是去年他回学校领毕业证的时候,发现学校大门口的一个书摊因违章被拆掉了。回来后便考虑,不如和永达超市谈谈,把超市拐角的空地租下来,做图书生意。因为永达超市是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的实训基地之一,所以超市很爽快地答应了他们,还在租金上给了优惠。去年10月8日,他的书店正式开业了。
开书店,张家伟一共投入了6万块钱。“这些钱都是我上学的时候,在学校推销图书赚来的。”他对自己的创业经历很骄傲,“我对学生图书这块比较了解,对永达超市的经营也了解。所以,和女朋友商议后,认为在超市开书店一定没问题。”
在创业中学习 在学习中成长
早晨7点刚过,一辆小货车开出了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的大门口,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张家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此时,他正要赶去图书批发市场进一批教辅材料。
张家伟微笑着说:“最近生意还不错,新学期来了,‘自考’、英语四六级、专升本以及证券期货类的教辅需求都比较大。我这里还代理自学考试报名,昨晚就在录入整理这两天的报名信息,有近200人,我需要先把这些信息整理好,跟报名的同学核对后再交上去。所以我一直忙到今天凌晨1点钟才睡。”
不到1个小时,车子就开到了张家伟要进书的地方。他跟这里的老板相互都认识,但还是讨价还价了一番,最后,要了10件,500来本书。“我以前只要把老板交代的事做完就行了,虽然也很辛苦,但是没这么操心。”张家伟对自己刚才的表现还有些不好意思,“哪里还会跟人讨价还价。”
等书拉回店里,一切都收拾停当了,也该吃午饭了。张家伟和一直看店的女友,把店交给了他们的朋友,来到了学校边的小饭店,点上两个菜,一边吃一边聊着下午要怎样跟人谈英语四六级考试培训合作的事情。
他们说的培训机构在安徽大学附近,离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吃完饭,张家伟没敢休息,便坐上公交车赶了过去。好在聊得很愉快,1个多小时下来,双方就商定好了明年春季英语四六级考试合作事宜,张家伟正式成为了这家培训机构在安徽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的代理。
“如果不是出来创业,光是跑业务,这些东西都是学不到的。”张家伟这个做着学生生意,已经不是学生的老板特别喜欢用“学”这个词。
轻松适应社会 离不开学校的培养
从学校进入到社会,很快就能融入新生活,在新岗位上崭露头角。张家伟说,这和学校对他们进行的实践教育是分不开的。大二的时候,他们就集体走向“社会”,开始“工作”,开始“创业”了。据说,有的班级专门开设有虚拟股票交易大厅,同学们按照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实时交易信息进行虚拟股票交易。因此,大家毕业以后,工作起来,上手都很轻松。
他说,他们班55个人,有一个QQ群可以保持联系。现在真正走上创业道路的包括他在内只有3个人。对他自己来说,创业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不断学到新东西,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他班里的同学工作都还可以,有一大半的人都很满意自己的工作表现,大家过得都还不错。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院长耿金岭说,学院与荣事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沃尔玛超市、合肥广告会展中心、卜蜂莲花超市等签订协议联合培养学生,理论教学由学院教师负责,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高管等兼职教师负责。
2011年,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又派出7名教师分别到安徽省辉隆集团、安徽省棉麻公司、安徽茶叶进出口公司等公司挂职半年,把市场的新需求和新信息完整地带回到课堂上。与企业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和“零距离对接”, 让学生、学校、企业,找到各自的需求,创建供求一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下午谈完合作,张家伟回到书店,理理货,就这样,忙碌了一天,夜幕降临了。吃完饭,他迎来了一天中难得的清闲,他和女友漫步在路灯下,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