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记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安化、来到湖南久扬茶业有限公司。但每一次来,总有新的收获。近来,安化县正在整顿黑茶市场,当地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久扬因产品各项检查检测达标,自然成了这次黑茶市场整治中,被正面报道的典范。“黑茶产业的发展、企业的兴旺,质量是根本。茶产品质量直接关乎食品安全,这是天大的事。”难怪久扬茶业董事长吴伟文这样说,也难怪安化当地政府这样高度重视。带着对久扬人的崇敬,前不久,我们又一次到了久扬茶业。
要采访到久扬茶业董事长吴伟文和总经理徐佐华,并不容易。虽然在一个月以前就开始联系,但他们一个在省外拓展市场,一个在省内完善销售网络。
9月17日,我们好不容易约见了正在益阳出差的两位“大忙人”。久扬公司的发展,两位公司领导信心百倍。面对2011年又一个丰收年,他们与记者谈起了黑茶产业的发展、久扬的未来及对质量的追求、新产品的开发、销售网络的不断健全等话题。
1.长久上扬 做黑茶的新贵
吴伟文向我们介绍了久扬的来由。久的意思是长久,代表横向可无限延伸;扬的意思是上扬,代表纵向可无限升展。久扬则是这个坐标的中心,代表着企业无止境的追求。公司的定位是做“黑茶新贵”。有历史但是不宣传历史,而是全心打造安化黑茶的新贵族。“我们的贵,贵在质量,贵在安全,贵在诚信,贵在规模化的市场运作,贵在标准化、清洁化、自动化的生产。这就是久扬的文化,也是久扬人追求的目标。”吴伟文一口气说出的一连串“贵”字,让我们看到这位掌门人的决心和魄力。
掌门人有魄力,久扬人有干劲。20多年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07年产品市场转入内地之后,公司市场区域实现从边销到内销的跨越;产品结构实现多元化突破;生产规模也实现了从家庭作坊到规模化生产的转变。2001年,公司获得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资格;至2006年的5年间,公司边销茶年产销量连续三年达到2500吨,其中2005年突破3000吨,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三。2007年开始进入内销市场,近年来,久扬已在广东、湖南、北京、上海等17个内地省市设立了营销中心,并由各省市发展的经销店已达200多家,公司的发展可谓生机勃勃。
与市场结合,让老茶散发新味道,是久扬的成功之道。久扬总经理徐佐华介绍,虽然安化黑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公司很早就看到了传统产品最大的弱点——不方便饮用。于是,久扬公司着眼长远,走出了结合传统工艺开发方便饮用产品之路,既保存传统产品的口感,又适合于市场需求。几年来,公司已研制开发出5款“易泡茶”投入市场,受到了消费者青睐。
2. 品质第一 永葆企业活力
图说:
1.中茶杯。
2.花砖金奖。
3.中茶杯获奖证书。
4.手筑茯砖获2011年郑州茶博会金奖。
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擅长经营的吴伟文,显然懂得这句话的道理。久扬茶业从成立伊始,便一贯注重对质量的要求。不仅如此,久扬人对黑茶行业的发展早就形成了一种忧患意识。“安化黑茶的发展,真正起步从2007年开始,可谓是一种井喷式的发展,所以不少企业的基础都还比较薄弱。注重质量,其实应该早就在业内形成了共识,只是各自的力度不同。”徐佐华说,质量是企业之本,一个企业如果质量垮了,那生命力必然不长久。而安化黑茶作为一个大产业,质量同样是根本,如果整体出了问题,那整个产业就垮了。
保证产品质量,首先要把好原材料关。因为茶叶原料都是大批量购进,质量上把关很不容易。但久扬人设置的几道质量把关程序,即选产地、选进货商、选质量等,守住了原材料源头关口。再加上公司专业检测人员,从原材料、半成品、出烘口产品到成品面市的全程检测,保证了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信誉。
在黑茶的生产程序上,久扬茶业严格按照安化黑茶的传统工艺制作。徐佐华介绍,传统工艺中的冷发酵和七星灶火焙两项流程,对原材料的损耗非常大,经过这两道程序之后,尽管要损失20%以上的材料,但生产出来的茶质量要好许多。为此,公司严格规定,要求各生产环节必须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作流程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2011年,是久扬公司确定的产品质量年。公司针对老厂房生产条件受限,设备已不太适应高标准生产要求这一现状,作出了新建厂区、新增设备、新引进专业检测人员的决定。目前,公司已征地40亩,筹建现代化生产厂房。同时,还准备再购进一批最先进的检测设备,高标准打造久扬的核心产品。
3. 力推新品 旺盛竞争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何丰富品种、保持旺盛的市场竞争力,是吴伟文考虑得最多的事情。其中,久扬金茯就是个中代表。公司开发这档高档产品之路,可谓历尽艰辛。“久扬公司生产茯茶的历史悠久,在这方面也积累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开发一档新产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 2008年,吴伟文率先提出了要制作安化茯茶最高水平的金茯茶的目标。
要做出一款好茶叶,首先需要好的原料。为此,公司一班人对安化县内各大茶叶生产基地做了调研,最后,他们选择了云台山和高马二溪的大叶茶作为原料。这两个地方,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土质好、无污染,阳光和气候条件也相当理想,是公认的安化黑茶最好的原材料产地。
对于久扬人而言,原料不是难题。公司可以不计成本,选择最好的原料,但制作技术上的攻关,却需要久扬人发挥无穷的智慧。特别是产品进入内销市场后,原料嫩度普遍提高,茯茶发花技术又面临新的考验。“不管花多大心血,不管用多少时间,我们一定把久扬茯茶做成同行业最好的!”公司技术攻关小组暗暗发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多的努力,久扬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攻克了高嫩度产品的发花难关。
要铸造独特的品质,必须有独特的工艺。在久扬金茯的制作上,公司要求各生产环节严格按照安化黑茶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流程操作,虽然工序复杂,耗时长,产量少,但产品品质能得到保证。吴伟文透露,久扬生产的金茯茶,全部选用的天尖原料、全部实施冷发酵、全部上焙,可以说各道生产程序都做到了精益求精。2010年,久扬金茯茶面市后,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在2个月内便抢购一空,还有不少商家和消费者上门或电话订购。
几千年边销茶的历史,印证了黑茶的最大价值:真正的大众健康饮品。拥有长期历史积淀的久扬茶业和浸淫黑茶行业20年的吴伟文,不会忽略这一点。要成为安化黑茶企业的翘楚,如何把握大众市场,才是根源。
对公司的发展之道,久扬人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精细的规划:继续发扬公司生产茯茶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技术优势,把茯茶作为公司的特色产品,以此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对市场情况有了正确的认识。近年来,从公司产品的销售情况看,1公斤的手制茯砖占了所有产品的40%,这才是真正的大众产品。针对这一大众消费的特点,公司再次对市场调查分析,他们发现,1公斤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仍然显得太重。如何继续减小茯砖的规格,生产出更贴近消费者的产品,则是久扬人下阶段的目标。
4. 打造品牌 久扬名扬天下
对久扬品牌的塑造,董事长吴伟文可谓大手笔。在品牌的打造和推广上,他也可算是安化黑茶第一人。不仅在各级媒体上大力推广黑茶产品,弘扬黑茶文化,久扬公司还通过参加各种博览会和大型活动,全方位推广安化黑茶和久扬公司。2010年,久扬公司的宣传费用高达600余万元,在同行业中,让人高山仰止。
久扬金茯茶的推广便是其中的典范。2010年开始,《南方都市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各大媒体,纷纷推出一个以“可以喝的黄金”为标题的报道,其核心内容便是安化久扬茶业生产的金茯砖。
面世之初,金茯砖便凭借其磅礴大气而又不失精美的包装、上乘的原料,以及久扬茶人的精心制作,引发了广东市场的销售热潮。这块重2公斤,用金色包装,显得尊荣华贵的茯砖茶,到达广州之后,便炒卖到了6666元的高价;而在深圳更是抢手,价格曾一度标到6800元。当时,很多专业品茶人士在看到金茯砖内茂盛的金花之后,均叹为观止,啧啧称奇。其柔和圆润的口感,更是赞声一片。
一炮打响之后,久扬公司人心振奋。“既然有这么好的市场反响,我们一定要趁胜追击,迅速把久扬金茯的品牌做大做响!”极具品牌意识的吴伟文,向来都是看中商机就敢下手。于是,在久扬金茯砖的推广上,公司运用了大手笔。不仅在广东省内的各大媒体,还通过一些报纸的海外版等,大量宣传久扬金茯砖,让这个安化茯茶的顶尖之作,像公司的名称一样,久久扬名。
随着产品日益成熟,市场认可度不断增加,公司在营销上也作出了大手笔的部署。到目前为止,久扬茶业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17个省市设立了营销中心,市一级的直营店达到70多家,全国市场的专营店达200多家。在全国已经基本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销售网络,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从安化发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