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兰茶产业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代名茶岳西翠兰横空出世,岳西县上下便同心同德,坚持茶叶产业发展不动摇。进入新世纪,县委、县政府更是把茶业摆到“农业结构调整第一主线、农村经济第一产业和农民增收第一渠道”的显要位置,紧抓不放。通过行政推动、财政补贴、技术支持等手段,举全县之力,狠抓生态茶园发展,清洁化茶厂建设,茶叶标准化生产,品牌文化创新,打造产业龙头,成果令世人瞩目。10年来,全县新建高标准茶园5万亩,新建茶叶加工厂170座,招商引进投资超过3亿元的茶业企业1家(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岳西县翡冷翠茶业有限公司为其子公司),在合肥、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举办茶叶推介会、文化节十多场(届)。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品牌影响日益提升,茶农收入逐年增加。岳西茶产业跨进一个崭新的稳健、快速发展阶段。
当前,全县茶园13.5万亩,面积居全县农业经济作物之首,其中开采面积12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3.8万亩,占茶园面积的27.4%,获国家有机、绿色、无公害“三品”认证茶园12.5万亩,年茶叶产值3亿多元。全县茶叶加工厂330座,获QS认证茶叶企业23家,茶叶机制率达90%以上。
岳西县翡冷翠茶业有限公司旗下岳西古茶园茶业有限公司茶厂,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堪称全县茶厂的佼佼者。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审定获得的岳西翠兰证明商标,管理权归岳西县茶业协会。协会依据法律法规,严格要求有岳西翠兰生产经营资质的各会员单位,遵守技术规范和职业道德,科学生产,诚信经营,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行为。很好地维护了岳西翠兰声誉,确保了消费者买得舒心,喝得放心。
岳西翠兰自创牌以来,殊荣不断。1985年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此后,两度获中国国际(芜湖)茶博会金奖,获安徽省首届茶博会金奖,2008年获第七届国际(韩国)名茶评比金奖,在历届“中茶杯”评比及各类“茶博会”上,获奖无数。2005年被评为“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2006年被评为“我最喜爱的安庆十大农业名产”。岳西县,先后被国家定为名优茶生产基地县、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县、全国“百个”茶叶发展优势县、全国标准茶园创建示范县(点)等。特别是“国礼茶”和“两会茶”的成功入选,岳西翠兰更是香飘四海,誉满天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岳西翠兰的明天会更好!
翠兰茶园
巍巍大别山,横跨鄂豫皖。岳西地处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界,为大别山区唯一纯山区县。境内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植被繁茂,风光宜人。千米以上高峰就有119座,大别山第二、三、四主峰,均在岳西县内。
岳西茶园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占总土壤面积的98%;主要岩石种类为:正副变质岩的各种片麻岩、混合岩、花岗岩,最后发育成的土壤多为中壤至重壤质地。且岳西植被处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林的过渡带,属常绿落叶混交林带,由于地理垂直差异,气候多样,植物种类繁多,种质资源丰富,为全省主要生物基因库之一。岳西茶区远离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洁净。被专家誉为“天然氧吧”、“一座生态保存完好的天然大花园”。
岳西茶农一惯以饼肥、沼肥、厩肥、绿肥等有机肥为肥源,坚持手工除草,从不在茶园施化肥、农药和除草剂。
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农作习惯,精湛的制茶技艺,成就了岳西茶叶无与伦比的优异品质。几年来,岳西翠兰数百次的权威检测,无一例农残、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超标,茶叶全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质量标准。而衡量绿茶优劣最重要的营养指标——氨基酸总量,均在5%以上,最高可达7%。
古茶树。
钟灵毓秀翠兰茶
“溪山此处为家,青葱难掩芳华。鹞落坪前接驾。翠宫兰榭,和烟带露煎茶”。 这是《中华诗词》社社长梁东先生题赞岳西翠兰的一首小令。岳西翠兰属绿茶类,产于岳西,1983年创制。1985年在国家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被评为中国新十大名茶。
岳西翠兰茶,一般在清明前后采摘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经拣剔、摊凉、杀青、理条、毛火、足火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制作工艺考究。岳西翠兰的品质突出在“三绿”,即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专家认为,岳西翠兰“芽叶相连,舒展成朵,形似兰花,清香高长,滋味鲜爽”,品质独具一格。
岳西翠兰品相兼优,受到社会广泛认同与喜爱。2007年春天,著名茶学家王镇恒先生品赏岳西翠兰后,欣然题写“岳西翠兰,茶中上品”八个大字。2010年9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岳西县翡冷翠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岳西翠兰精品——百年翡冷翠牌岳西翠兰赠予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及其代表团成员;2011年3月,该公司“百年翡冷翠”岳西翠兰又被选为全国“两会”用茶。由此,岳西翠兰成为华夏大地当之无愧的“茶之娇子”。
2008年6月,岳西县茶业专家在该县姚河乡竹山发现大量古茶树,经著名茶学家詹罗九教授鉴定,距今已有500年。这又为岳西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
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从担当企业社会责任 品“翡冷翠”的谦雅茗香
坐落在皖西南边界的岳西县,山清水秀,茶香悠长。明末清初以降,就是宫庭御用珍品贡茶产地。1985年创制岳西翠兰名茶以来,殊荣不断,屡获大奖,县域茶业经济近年来也有显著增长。
岳西事茶人口30万, 茶叶企业亦不胜枚举。只因局限于家庭式经营,茶企规模微小,营销理念落后,产品良莠不齐,市场鱼龙混杂,导致岳西翠兰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难以进一步提升。优质的岳西翠兰茶叶资源,附加值难以进一步提高。
岳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正确剖析岳西翠兰茶产业发展现状后,决心突破“瓶颈” ,决定招商引资。经过多方努力,于2009年引进黄山徽畅投资有限公司,以推动岳西茶叶综合开发。
2009年12月该公司出资5000万,在岳西县注册成立岳西县翡冷翠茶业有限公司。公司本着惠及广大茶农的目的,与各路茶商同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引领岳西茶产业做强做大。
公司发展战略清晰,为确保公司茶产品质量上乘,全力将岳西翠兰推出安徽,飘香全国。创建之初,就着手整合优质茶叶资源,分别在姚河乡竹山和包家乡石佛建立茶园基地。这里是1985年岳西翠兰参加全国名茶评比并获“全国名茶”称号的制样基地,是岳西翠兰茶的“核心产区”。 平均海拔800米,终年云雾缭绕,茶园从不施化肥、农药。
公司基地茶厂的生产技艺也是独树一帜。岳西翠兰的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手工制作两名传承人都是公司投资合伙人。2010年9月27日由国家主席胡锦涛赠送给俄罗斯总统及其代表团成员的“百年翡冷翠”岳西翠兰茶,就是公司出产的精品。“百年翡冷翠” 从此跻身“国礼”茶行列。在董事长崔栋梁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于2011年3月,又成功地将公司生产的“百年翡冷翠”岳西翠兰作为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用茶,并得到与会委员的高度评价。
说到“翡冷翠”,大家可能有点不解。其实,“翡冷翠”是公司岳西翠兰的主打品牌, 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它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别称,意思是“鲜花之城” 。佛罗伦萨(Florence)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十五至十六世纪时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翡冷翠”是著名诗人徐志摩对佛罗伦萨的音译。公司以“翡冷翠”作为商标,意在追求卓越与完美;这一诗情画意的名字也正好扣合了岳西翠兰茶的“翠”之韵,“兰”之美;当你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会想到美玉翡翠,翡翠是玉石中最珍稀、最昂贵的品种之一,取名“翡冷翠”,表明公司崇尚品质、追求高端,永远致力于把产品、把事业做得更好。
为了进一步拓宽岳西茶叶流通渠道,公司将投资2亿元人民币在岳西县建设皖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岳西县翠兰大市场,目前前期工作已经就序,即将破土动工建设。相信建成后,岳西茶业交易环境将大大改观,交易成本将显著下降,县域茶业经济效益必将大幅提高。
公司在积极宣传岳西翠兰这一品牌的同时,不忘开发新产品,以扩大岳西茶叶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为了确保茶叶质量,公司将逐步投资改扩建基地茶厂,投资400万的竹山茶厂已于2011年峻工投产。
未来市场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出资赞助岳西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办茶叶班,学习茶叶生产、加工、营销、茶叶文化等专业知识。同时,公司决定将出资选送一批学生去资深的中等茶叶学校——安徽屯溪茶校和江西婺源茶校学习,以提高岳西茶产业从业人员素质。2011年4月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协议,以引领岳西走科教兴茶之路。
公司在致力于岳西茶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贫困救助。每年向岳西县妇联捐款20万,作为救助贫困母亲的专项资金。将自己的一份爱心给予需要帮助的人,让她们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馨,点燃她们心中对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尽管岳西县翡冷翠茶业有限公司尚处于草创阶段,但已经给岳西茶产业带来盎然生机。公司以推进岳西茶产业发展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将与岳西各路茶人携手并肩,共存共赢,并将以拳拳之心回报社会的厚爱。
未来的中国茶产业,“翡冷翠”将拥有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