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经营是根本。“诚”是企业聚心之魂,“信”是企业立足之本。商诚则兴,商奸则衰。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诚信理念是中国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近两年,是诚信问题频发的两年:为了催熟,西瓜被注入膨大剂;为了好看,馒头被人为染色;为了保鲜,海鲜被甲醛浸泡……与此同时,一些怪相也开始出现:种西瓜的不吃西瓜,卖馒头的不吃馒头,卖海鲜的不吃海鲜……
德国文学家西奥多·蒙森在《罗马史》一书中曾写过这样一句话:“人性的尊严与光荣不在精明而在诚实。”如今,面对种种诚信问题,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诚信经营是根本。“诚”是企业聚心之魂,“信”是企业立足之本。商诚则兴,商奸则衰。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诚信理念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所以,无可厚非的是,企业“诚信”缺失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容低估的。因为诚信的缺失,许多企业多年的发展、多年打拼而成的企业品牌就可能会在一夜间倒塌。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曾经的三鹿、双汇就是最好的证明。伟大的商业游戏需要伟大的诚信,伟大的诚信造就伟大的商业和商人。做人和经商的最高理念、最高规则、最高能力和最高境界是坚持诚信,是至诚至信。
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企业为了蝇头小利而不顾前车之鉴,依然采取着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做法。现如今温州的“跑路潮”,无疑又给国人补上了一堂生动的“诚信”课。
从网上对温州中小企业倒闭潮事件的热议声中看,大多观点都认为是资金链的断裂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银行收紧银根是直接导火线。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整体上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是减弱而是增强。中国银监会还出台了“银十条”,就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实行专项考核。所以,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部分中小企业倒闭,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因为经营不善。而这经营不善,又是不务正业和诚信缺失结的果。为什么国家一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就会有一些地方企业和相关人士跳出来大喊大叫:“受不了!”这本身就值得反思。说温州经济走偏了,有些人可能感情上一下子接受不了,但“温州模式”绝对不应该是眼前这种状况。
10月初,温家宝总理急匆匆赶去温州“现场问诊”,为民营经济“打气”,并随后出台了包括减税在内的相关政策。这对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而言,自然是利好消息。但是,如果国家能够再跟进一点、再深入一下,严加整治,直至让温州的信用环境回归正常,让温州人的致富理念、发展模式回归正常,那么将来,眼下的“温州危机”就将会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诚信回归”样本。
还是韩非子说得好:“巧诈不如拙诚”。就让诚信回归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