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满载农家肥的农用车,在江苏东台市大棚西瓜、蔬菜等高效农业种植基地的田野路边来往穿梭。在江苏省东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牵线搭桥”下,如今,抢购农家肥成为东台市农民种植高效特色农业生产的一个新亮点。而通过“当媒人”,东台市联社也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赢得了更多客户的支持。
粪蛋蛋成了“金疙瘩”
“你家养鸡场里的鸡粪我全包了。你出个价,我现在就找车去拉。”连拨了两次,东台市三仓镇新五村七组的种瓜大户陈长喜才打通许河镇东进村民富禽业公司老板崔世民的电话。
如今,农家肥成了东台市抢手的“金疙瘩”。因前一段时间市场反应,大棚的番茄没味道了,“特小凤”、红玉西瓜越来越没吃头了。“化肥催产的果蔬在市场上出现滞销,部分头脑灵活的农民开始研究市场,发现‘绿色风’越刮越猛,超市、农贸市场挂‘草鸡蛋、绿色猪肉、无公害蔬菜’牌子的农副产品都供不应求。认识到这一商机的农民纷纷开始转用农家肥种植蔬菜、瓜果。”该市农委科教科科长杭太真绘声绘色地介绍说。
针对这一苗头,杭太真扳着手指头,细数“三笔账”:一是成本支出账,靠农家肥可节约成本;二是实际效益账,绿色无公害果蔬是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而用化肥种植果蔬,不仅成本高、价格低,还担心滞销;三是短长期利益账,农家肥腐殖质多,能持续改良土壤结构,单一使用化肥短期增产,时间一长,土壤板结,产出必然降低。
三笔账算得东台市的种养殖户眼明心亮,蚕农、养鸡、养鸭、养猪户纷纷清理蚕室、鸡场、鸭场、猪舍,堆积农家肥。大棚蔬菜、瓜果种植户不惜加价、四处寻购畜禽养殖大户积攒的肥料肥田保增产。这个节骨眼上,信用社当了“红娘”!
成就种养户“好姻缘”
10月18日,笔者一大早来到东台市特色农业大镇三仓镇的信用社,该社外勤办公室的信贷主管杨卫华正在接电话。按下免提,笔者听到这样一段话:“喂,是杨主任吧?又麻烦你了,再帮我查查,附近哪里有鸡粪或者猪粪肥,我30亩大棚西瓜要追施底肥。”询问得知,打电话来的是东台市种瓜大户陈长喜。
“这样的电话每天都有,秋播季节,种植户对鸡粪等农家肥的需求特别大。” 杨卫华说。与许河、富安信用社联系后,杨卫华的电话回拨过去,“陈老板你好,我是杨卫华,帮你接洽了许河镇东进村的养鸡大户崔老板和王老板,我把他们的联系方式报给你,你们谈。”
等闲下来,听杨卫华说,农信社是这样当上“月老”的:2009年,东台市联社开始在东台市农村地区推进“阳光信贷”工程,因为建立起了全市农户的动态经济档案,整日活跃在集镇、村庄的农信社人,索性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义务当起了“红娘”,为农家肥供、需方牵线搭桥。“当然做‘红娘’也会带来回报,提供了额外服务,必然加深与客户的关系,赢得了农户好感,组织存款又多了便利。”杨卫华这样告诉笔者。今年,仅因为牵线搭桥,三仓信用社就多增存款近500万元。
“五全齐美”路子走得顺畅
“农家肥不再乱倾、乱堆,昔日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改善;施用农家肥,农业发展向绿色、高效、特色农业转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稳步健康调整;绿色有机蔬菜、瓜果有益消费者身心健康,社会效益良好;消费者欢迎,绿色农副产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农民又年年增收;牵线搭桥,信用社主动服务也引来储蓄存款。”该市农委科教科的同志一致肯定了施用农家肥的积极意义:“东台市民间有俗语说‘一面打墙两面光’,施用农家肥可还不止一举两得,简直就是五全齐美,农村、农业、消费者、农民、信用社五方得实惠,这路子自然就越走越顺畅!”
杭太真还透露,近年,东台市在全国叫得响的果蔬一直畅销南京、无锡、常州等江苏境内以及上海等附近各大中城市农贸市场与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