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0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县社唱响“大供销”
——河南省新乡县社改革发展调研报告

  走进河南省新乡县古固寨镇的祥和新村,供销合作社的明星服务网点——新联连锁超市和华丰农资超市格外引人瞩目。琳琅满目的商品、整洁的卫生环境、现代化的门店管理,比起城里的超市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新乡县供销合作社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出的新举措。

  编者按

  市场经济大潮袭来之时,河南省新乡县供销合作社体制落后、闲置资产多、人员包袱严重、社属企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突出。为重建家园、二次创业,新乡县供销合作社采取了创新经营机制、改造经营网点、推进开放办社、加强队伍建设等各项改革发展措施。

  与其他县级供销合作社不同的是,新乡县社还面临着一个典型的问题——“人少地窄”。为了打破地域条件约束发展的瓶颈,新乡县研究制定了“立足本县,跨区发展”的发展战略,在经营方式上实现灵活多样,在所有制形式上实现供销合作社主导的多元化发展,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推出新举措。新乡县社的发展模式,为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成果:立足本县 跨区发展

  河南省新乡县总面积375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176个行政村,总人口仅31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小县。新乡县供销合作社结合自身特点,立足“三农”,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县,跨区发展”的新路子,小县社唱响了“大供销”。

  农资网络遍地开花

  新乡县社以全国总社评定的龙头企业——新乡县农资有限公司为骨干,与其它4家社属农资经营企业共同开拓市场,除在本县建立了200多个网点外,目前已在豫北5市、郑州以及山西陵川、山东聊城、荷泽等地的21个县发展销售网点1800余个,年销售农资、化肥、农药、地膜、种子等10多万吨,销售额达2亿多元,服务农户约40万户。

  在农资经营中主要采取4种方式:一是网点经营零风险,配送商品价格保底,价涨网点得利,价落可退可换;二是质优价廉,所有配送商品保证是国家大型企业名优产品,绝无假劣,同时网点直接享受出厂价,减少中间环节,主要靠厂家返利和奖励获利;三是加大对销售大户的奖励力度;四是统一经营模式,开展优质服务,如免费送货至田间地头、测土配肥、提供小型农机器具,免费包衣、拌种、病虫害预报等服务。

  农产品网络入户到家

  新乡县社成立了“康达”和“金穗”两家粮油公司,以农民经纪人协会为抓手,走乡串户设点布网,农产品从出仓到装运整个过程不需要农民动手。目前已在周边的8个县设立流动收购网点300多个,固定收购站点30多个,农民经纪人700多人(其中不少骨干是村支书、村干部),80多辆农用车,两个专业装卸队,每年直接从近10万户农民手中收购玉米、小麦、花生等农产品6万吨,价值1亿多元,通过8个火车站销往上海、江西、广西、广东等地,成为新乡市粮食系统外最强的一支粮食经营队伍。

  孕婴幼品网络连城带乡

  孕婴幼品网络最初以获得“好孩子”童车豫北总代理为契机,以城市居民为消费主体发展起来的。目前该社已在豫北4市16县100多个乡镇建立起经营网点160多个、商品近万余种的城镇网络,仅新乡市区就开设7家旗舰店和直营店,无论是销售规模还是同类商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连年都创第一,在全省同行业中也颇具影响。2010年,全网络销售额突破2亿元。目前,该社正发起成立河南省孕婴用品行业商会,登记注册手续正在办理中。

  招商引资加速发展重振雄风

  作为一个县级供销合作社,近几年新乡县社的招商引资也是可圈可点。几年来,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上马生产、加工、服务三大类的招商引资项目69家,引资总额1.6亿元,其中超千万元的项目6个,最大的一个投资8500万元,年产精饲料20万吨,产值6亿元,被新乡市政府列入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招商引资,昔日破败的场院重新焕发新机,曾经一度失去的阵地又回到了供销合作社手中,供销合作社人重振雄风,成了农村流通市场上的主力军。

  在跨区网络建设中,新乡县社走出了一条创新开路、机制发展、品牌壮大的特色之路,使供销合作社这块牌子在县内县外生根、开花。


  经验:立足“三农”搞创新

  近年来,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改革发展说明,只要始终明确服务“三农”、促进发展的定位;始终遵循立足基层、服务农民的宗旨;始终着力创新进取、遵循规律,这一事业就可以大有作为。新乡县社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诠释了供销合作社始终立足基层、服务农民这一宗旨。其成功实例告诉我们,只要勇于抓住发展机遇,打破束缚自身发展的传统障碍,通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就能形成“在经营方式上实现灵活多样,在所有制形式上实现供销合作社主导的多元化发展,在经营规模上实现不断壮大”的良好局面。

  经验一

  破危局,奠定发展基础。新乡县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职工安置。信访稳定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新乡县社需要破解的难点。为此,新乡县社采取企业改制、系统统筹安置和协调社会及友好单位安置等方式安排职工。通过协调,让欠保的职工到龄能够退休,看病能够报销;利用“新农合”和城镇医疗保险积极为下岗职工办理医疗保险手续;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对特困职工开展“低保”等形式的救助,为职工自谋职业创业经营创造环境。几年来,新乡县社系统总人数减少了1500多人,破解了困扰新乡县社最大的“人员”难题,为系统全面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验二  

  抢机遇,加快网络布局。新乡县供销合作社主任说,新乡县社之所以大迈发展步伐,得益于这几年国家扶持供销合作社的好政策,得益于“新网工程”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得益于省市供销合作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新乡县供销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资产盘活、升级改造、抢抓机遇等措施,着力打造农资网、日用品网、烟花爆竹网、农产品网、再生资源网、孕幼用品城市网等六大网络建设。六大网络的建设,不仅实现了保障供应、稳定物价的目的,而且在促农增收、安置就业、解决农民买难卖难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经验三    

  抓改革,加大改制力度。新乡县社大胆尝试基层社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他们把情况相近的几家基层社,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组织在一起,实行一套领导班子,各基层社业务独立、经济核算独立、合署办公的管理模式。这种既不同于“中心社”体制,又不同于“托管”体制的尝试,既解决了管理人才的匮乏问题,又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中力量办大事,破解老难题,催生新动力。

  经验四     

  重“三农”,强化组织建设。几年来,新乡县社先后注册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及有关的6个行业协会,领办了26个专业合作社,社员总数达到5200余户。其中蔬菜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农民欢迎、市场上叫得响的农民合作组织。

  经验五   

  扬优势,唱好资产大戏。近10年来,新乡县社的资产管理大致经历了“卖”、“租”、“股”三个阶段。目前正迈向“用”的阶段,即高效利用的全新阶段。重点是通过自筹资金、资产抵押贷款、垫资等方式解决资金瓶颈,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开发,为促进快速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注入了动力和活力。新乡县社还通过清产核资,制定资产管理动态运行图,土地证、房产证统一保管,租赁、合作合同统一研究、统一审批、统一保管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资产运行质量,杜绝了社有资产的随意流失和无序管理。

  (河南省社经济发展处供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