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1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科状元”孙淳素描


  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于10月22日在安徽合肥举行,演员孙淳凭借电影《秋喜》中成功演绎反派人物夏惠民一角,获得本届金鸡奖最佳男演员。他在获奖感言中说:“明年就是我从影30年了,30年对我来说是一条不算长也不算短的路,我觉得我非常幸运,因为在这条路上我遇到很多对我有所教益的良师益友,他们在我事业茫然、纠结的时候给我鞭策鼓励……”

  孙淳,中国影视一线演员,1956年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先就职于峨眉电影制片厂,后调入中国国家话剧院。1982年首次参加演出,就主演了电影《见习律师》。孙淳是一位实力相当不俗的演技派,出道很早,陈凯歌的电影《大阅兵》,他是一号男主角;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他也有上佳的表现;张黎的《走向共和》里的袁世凯和《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瞿恩,是他表演的成熟期。孙淳为人低调,痴迷于表演但却从不滥接剧本。

  哥哥孙周

  孙淳与孙周,一个演员,一个导演。拍完《军人的证明后》,二人始终没机会合作,孙周找弟弟拍《周渔的火车》时,孙淳刚拿到《走向共和》的剧本。孙淳觉得,毕竟一部电影只有90分钟,与一部59集500多分钟的电视剧比,人物的分量肯定不一样。更何况袁世凯这个人物让他垂涎。于是他痛苦地放弃了哥哥的戏。孙淳很佩服哥哥,“他比我本事大,又会拍广告,又能拍电影。我只专表演一项。性格我内向一些,他外向一些。”孙淳记忆中的哥哥,从小做什么都像那么回事。孙周长弟弟两岁。从小早熟,爱动手,喜欢和比他大的孩子玩航模。孙淳是他同龄孩子的孩子头,靠擅长讲故事赢得领袖地位。哥俩各走一功。当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孙周高中一毕业就当了兵,后来他在部队成了一名专业摄影师;弟弟考了上戏。孙周进入山东电视台当编导后,担纲电视剧《武松》的摄影师;1983年执导首部电视剧处女作《今夜有暴风雪》一举成功。孙淳这样评价作为导演的哥哥:他身上具备了成大事的气节——坚毅、忍耐、执著。

  孙淳故事

  孙淳为了塑造《走向共和》里的袁世凯这个人物,除了付出了心血,还承受了别人难以体会之苦。袁世凯是个胖子,为了从外形上接近人物,孙淳努力增肥。他把抽了十几年的烟戒掉,每天拼命大吃大喝。导演要求他必须胖12斤。8个月下来,他竟然胖了30多斤。他说:“其实我原来体形保持得非常好,吃得也不多,导演说,孙淳你那是吃猫食,吃鸟食,于是我后来拼命吃。增肥的最后一招就是面条,有一天,我正在狂吃面条,导演看见我说,淳子,第四碗了吧?我说不是,他说,什么不是啊,我帮你数着呐。就这样,我从最开始的猫食、鸟食吃到最后就吃得不像话了。”他全然忘了自己曾经是帅哥形象,还经常摸着自己渐隆的肚子说:“吃饱的感觉真好。”终于有一天,孙淳洗脸刷牙时发现脖子后面有一块肉,这让他非常高兴。最后的外景地是在上海,天热了,媳妇陪他去买薄一点的裤子,售货员问他穿多大的,孙淳还按照自己原来的尺码告诉对方二尺四的腰,后来一试,有点紧,让售货员再拿一个大号的,售货员说:“这已经是三尺的腰围了,是我们店最大的号了。”孙淳这才意识到自己胖得不成体统了。

  《走向共和》结束的第七天,孙淳要立刻投入到新戏《伊田事件》的拍摄,导演一见到他,居然没认出来。反应过来后惊叹:“你胖得太不像话了,怎么胖成这样。”当时孙淳还是光头,导演说看来头发都不是大问题了,但是你要减肥。增肥容易减肥难。但是孙淳居然只用了一个月零几天的时间,又把体重减了近30斤。以前的孙淳总是心有不甘。演完《走向共和》之后,心里格外踏实。在人们的赞扬声中孙淳自己心里有一笔账。拍了这么多年的戏,终于有机会释放自己的表演潜力。他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这让他心满意足。他说:“如果说是因为演袁世凯的成功让我飘飘然,这太不可能了。我不是刚出道的演员啊,我耐了这么多年的寂寞,我不至于因为一部戏忘乎所以,我想我没那么浅薄吧。”他始终强调演员只是职业。他说,演员扮演一个角色会投入很多感情,但那不是自己的感情,是工作上的状态。孙淳是自信的,率真的。这些没有因为某个角色的成功而改变,无论演坏人还是演好人,这都不构成孙淳的矛盾。在戏剧学院的时候,老师说过:“你们不要只爱你们自己,要爱每一个角色。”孙淳说这句话听上去挺浑的,但是有道理啊。不管哪一类演员,都要对角色进行种种尝试。

  访最佳男主角获得者孙淳:好剧本难等

  记者:上世纪80年代你就因为电影,因为和陈凯歌的合作被所有人认识,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你离开电影很远。现在你终于把这条路走了下去,并且走得很好。

  孙淳:我在获奖的时候说了一番话,其实我上学的时候是赶上了中国电影业最辉煌的时候。同时我也见证了中国电影的疲惫时期,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美术电影销声匿迹,刚才记者说的就是电影碰到疲惫期,所以,都陷入疲惫。然后我们就把对电影的热爱转行。现在中国经济好了,电影开始复苏了。所以我衷心地希望中国电影繁荣,能带给我们演员一片新的天地。

  记者:那么多年没有电影的寂寞是什么感受?

  孙淳:因为演员有时候是这样,你有时候在家等,等这个可心的剧本,但是你不知道等到哪天,如果你觉得有好剧本等着你,经常你等不到,那份纠结,那份寂寞,实际上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因为我们演员长期与媒体交流中,所有媒体,包括观众都看到鲜花和掌声的一面,没有看到我们付出努力的一面,包括忍受、忍耐寂寞,没有人看到。

  记者:这一步拿到了最佳男主角,下一步是什么计划。

  孙淳:演员计划其实很难讲的,因为不是说我今天心里有一个雄心壮志,然后这个愿望就实现了,没有,你不知道是否能实现,一个好剧本,这个好剧本到你这里之后,是否还有好的角色给你,或者说这个角色对你是合适的,诸如此类的。

  记者:《秋喜》和《辛亥革命》这两部戏你最满意哪部?

  孙淳:接《秋喜》的时候正好是我演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当时感觉非常好,但是观众把演员对自己的要求画等号,当时我老演那类角色,确实考虑过,但是看剧本,正好袁世凯这一类型的角色我没演过,而且南辕北辙,一个共产党,一个国民党,信仰不一样,我想挑战,在一个适当的时候就得到一个适当的角色,来释放自己,所以我很高兴。

  如果说《秋喜》这个角色和我有些相似的话,那么,我觉得袁世凯离我太远了,我这一年都没有接戏,原因就是《辛亥革命》,我在揣摩袁世凯这一角色。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我简直是特别的糟糕,我说孙淳你要想折你的阳寿,可是理智告诉我,我的年龄已经到了,我不能放弃,但是到你头上的时候,你会潜移默化,你会不知不觉地就开始迟钝。这个过程确实是很折磨人的。

  但是《辛亥革命》放映的时候,我这个小字辈,这个角色的饰演得到了认可,我觉得这是对演员最大的褒奖,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我很受感动。

(据网易)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