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巫山县供销合作社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成绩显著。去年首次获得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考核评比特等奖。在巫山县供销合作社的努力推动下,全县的农业蓬勃发展,农民的“荷包”越来越鼓、笑容越来越多。
“七抓”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
2006年底,巫山县只有57个专业合作社,而截至今年10月,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达到315个,农民入社4.8万户,入合率达到46%。这与巫山县社的“七抓”有着紧密联系:一抓宣传,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掀起了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潮。二抓培训,利用县委党校阵地,培训乡镇村干部近3000人次,培训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近5000人次。三抓管理,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章三会、六统一、十二制度”的运行规则,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不规范到规范的跨越。四抓示范,制定出台了县级示范社评选办法,并积极争取县政府对示范社的奖励扶持措施,市级示范社奖励2万元,县级示范社奖励1万元。目前,该县已有市级示范社10个、县级示范社30个。五抓规模,支持小规模专业合作社走联合发展的路子,整合各专业合作社的优势资源,规模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全县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2200户,集约农民土地近万亩,产值突破1000万元。六抓品牌创建,充分调动专业合作社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到目前,全县注册农产品商标36个,通过QS认证3个,还有2个有机食品认证也已通过专家评审。七抓效果,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特别是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中,培育了一大批运行规范、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受当地政府及农户普遍欢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全县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魔芋种植在巫山县历史悠久,具有面广量大的特点,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源泉。截至目前,巫山县社已建设魔芋种源基地2000亩,魔芋种植规模也全面扩大,从2007年的不足8000亩发展至今年的3万亩。此外,巫山县社还特聘中国魔芋协会张盛林会长为技术顾问,攻克了长期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软腐病”,为全县魔芋发展奠定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巫山县社还将品牌化经营与发展并举。开发魔芋产品,延长魔芋产业链条,目前已建有6条生产线,具备日加工鲜芋5万斤、年产精粉1000吨的生产能力。同时,还开发出了神女峰牌魔芋冲剂、魔芋速成粉等6个系列产品,并通过了QS等各种食品认证和出口的各种认证,成功获取了“巫山魔芋”地理标志认证。巫山县魔芋已经远销广东、上海、四川、陕西等地,市场供不应求,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