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1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压力下的思变,叫好!

兰 亭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联合发布了《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由于《报告》集合了50家银行的70多名高管的访谈和800多份银行高管书面调查,且分析结果多以数字比例形式呈现,其“可信度”就显得更为强劲有力。也因此,在《报告》一经发布后,整个银行业的发展状态,尤其是值得警醒的方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的焦点。

  对于同一份《报告》,业内各界的解读不一。例如,部分媒体分析人士认为,该《报告》暴露的是“银行家心中的‘小九九’”。也有媒体人士认为,该《报告》揭示了当前银行家们承受的压力。在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眼中,该《报告》所呈现的,则是“一年以来中国银行家的甘苦冷暖”……

  据该《报告》显示,多数银行高管人士对于未来经济和企业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表示出了某种担心与压力;同时对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给银行业转型带来的影响表示了关注,而通过发展新型业务、调整业务结构以降低资本消耗则是今后银行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信贷方面,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成了众多银行家信贷投放的首选。

  不容忽视的是,在诸多关注的眼光中,“担忧”与“压力”等并不乐观的词语位居前列。从具体的分析来看:有媒体分析人士将报告结果总结为银行业的“五宗最”。即:“最挑战”的是吸收存款压力;“最压力”的是外部环境因素;“最风险”的是房地产市场大幅调整;“最重点”的是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最热衷”的是小企业贷款与财务顾问。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组织实施本调查项目的主要目的,即“透过中国银行家了解中国银行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之策”,《报告》所揭示的问题的确值得警醒。

  但硬币总有两面。

  在对这份《报告》的解读中,不应被忽视的,是金融高管对银行业发展积极思变的一面。在国际形势并不乐观的当下,我国银行业高管能意识到形势的紧迫感,并积极促使机构在管理模式、发展模式、盈利模式方面发生转变。这就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金融高管已经意识到要将生存压力转化为求新求变的发展动力,正在积极谋求转型与突破。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