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1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兰西县社的基层资产守望者

王 蕾

  初冬时节,秋收结束了,农民有了空闲,黑龙江省兰西县临江镇的供销商城门前车水马龙,一片热闹的景象。“如果你赶上节假日来,我们供销商城门口人山人海,都没办法过车。” 临江镇供销合作社主任杨春海自豪地对记者说。

  兰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但近年来,兰西县供销合作社集中力量加大了对基层社的改造升级,目前,该县15个基层社已经有8个完成了改造, 实现资产增值3200万元。临江镇供销合作社是该县基层社中社有资产较为完整的一个,经过改造目前进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近日,记者对这里进行了采访。

  多方协调  筹集资金搞重建

  临江镇供销合作社之前的营业大楼是1995年筹资建设的,使用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近年来,随着镇域商品经济的发展,镇内个体工商户不断增多,营业大楼的市场效益逐年下滑,2009年仅实现利润20万元。“屋漏偏逢连夜雨”,营业大楼由于年久失修,还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房,楼内的经营户纷纷要求解除合同。营业大楼是临江供销合作社唯一的经济来源,位于临江镇内最繁华地段,经营户一旦外流,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又将从何谈起呢?

  经过预算,营业大楼的整体改造工程需要资金400万元。“当时我们通过职工入股、银行贷款、供销合作社自筹、面向社会公开招商等方式,想尽办法才解决了资金问题,筹得了足够的资金。”杨春海告诉记者,“除资金问题,在重建工作开展之初,基层社部分职工因两险问题还引发了信访案件。我们就开导他们,跟他们讲改造基层社是为了咱们能更好地发展,等今后获得更大的效益之后,我们会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这才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为下步工作的开展消除了阻力。”他皱着眉头回忆着当时的甘苦。

  搞活经营  打造乡镇商业区

  经过改造,营业大楼的使用面积达到了35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营业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个体经营业户加入,甚至兰西县城内部分经营户都来此租赁商铺,商城入户率达到100%,大楼的经营收入也从以前的20万元增加至80万元,固定资产增值500多万元。

  如今,临江供销百货大楼成了临江镇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全镇的商业中心,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各镇经济的发展。由于临江镇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升级改造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已经看到了临江镇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实力,现已对临江镇全面做了下水处理。“现在我们临江镇是县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使用下水的农村,我们的供销商场是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杨春海骄傲地说。

  坚毅执著  基层资产守望者

  就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发现在供销商城的斜后方,有两间低矮的平房。在新建的气派的营业大楼的映衬下,这两间平房愈发显得破旧、简陋,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临江镇供销合作社的办公室。屋里还保留着一张具有东北特色的大通炕,办公室里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基层社一位办公人员正在擦办公室的玻璃窗,打算在窗外蒙一层塑料布准备过冬。东北的冬天很冷很漫长,而这间破旧的办公室唯一的取暖设备就是这薄薄的一层塑料布,办公环境的恶劣可想而知。

  看到记者惊讶的眼神,杨春海淡淡地说:“人,在哪儿都能呆。”这间办公室是1975年盖的,至今已有36年的历史了,杨春海和职工们就是在这样破旧的办公室里看守着临江供销合作社的固定资产,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出卖一丝一毫的资产,而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30元。

  记者问道:“现在供销商城的收入翻了4倍,为什么不考虑新建一个条件好一点的办公室呢?”杨春海笑着说:“现在我们是取得了一点小的成绩,但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还想建其它的项目,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等以后挣的钱多了,我还想把员工的福利待遇提高一些,至于重修办公室的事,再说吧。”

  采访回来途经兰西县城中心,兰西县社副主任指着最为繁华地段的一片高楼说:“这里以前都是我们兰西县供销合作社的土地,现在都没有了。”遗憾之情溢于言表。杨春海感叹地说:“破家值万贯。多困难也不能把资产卖光,否则还谈什么发展。”阵地在,信心就在。在基层,有像杨春海这样不畏艰苦的基层社主任,还有无数像他一样对供销合作社充满感情的老供销人。有阵地、有无穷的精神力量,基层供销合作社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