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是市场对其产品的认可?还是能从金融机构及时“补血”获得信贷支持?
对不少处于“瓶颈期”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而言,能否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是企业能否稳步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而江苏宜兴高拓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强的答案是:继续研发适应市场需要的专利,就能保证企业快速发展。
若是在3个月前,沈国强还没有这样的信心。
今年8月,专业评估公司为宜兴高拓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出具了专利评估报告,该公司的三项专利获得了2200万元的“价值认证”。8月底,该公司就从宜兴农村商业银行获得了600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贷款,用以新项目的“上马”。
沈国强坦言,宜兴农商行的信贷支持,使得企业发展由从前的“做加法”,变成了现在的“做乘法”。
“我们新‘上马’的两个项目对于专利产品扩产、开拓市场,以及新专利的研发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全年营销收入能比去年增长50%,达到7000多万元。这在拿到600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贷款前,是不敢想象的。”沈国强说。
在江苏省宜兴市,沈国强的案例并非个案。在宜兴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下,近2000家中小企业创业者的创业梦想,正茁壮成长着。
“改制不改向,宜兴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一年来,金融服务能力得以提升,更加强化了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宜兴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张建中说。
产品创新:
由“做加法”到“做乘法”
秋风起,螃蟹肥。浓浓秋意中,宜兴市高塍滆湖渔场总经理吴占平喜上眉梢,“今年大闸蟹是大丰收啊,不但产值上去了,‘坤滆’品牌也有了不少追随者,仅上个星期就有三辆大巴载着上海七浦路的服装经销商来我们这里,就为了吃‘坤滆’大闸蟹。”
有着近30年大闸蟹养殖经验的吴占平说起和大闸蟹相关的话题滔滔不绝,他同时还是滆湖坤滆大闸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这家有30多户养殖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此后便从宜兴农村商业银行获得了150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
“今年贷款增加到了300万元,我们的发展,真是离不开农商行的支持!”吴占平说。
“正是看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树品牌、农民增收带来的积极作用,我行积极推动市供销社成立‘华惠三农’贷款担保公司,与供销社联合开办了‘富民通’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宜兴农商行行长王炜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9月末,宜兴农商行共为28个专业合作社发放了贷款,余额300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9800万元,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除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之外,宜兴农商行还创新推出了应收账款、仓单、商标权、专利权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符合中小企业信贷特点的信贷产品,使得更多当地的中小企业走上了“做乘法”的发展之路。
“截至9月末,宜兴农商行中小企业贷款为1956户,余额156.6亿元,比去年年末增加了20.62亿元。”宜兴农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服务提升:
由“送上门”到“走进门”
宜兴是我国环保业的发源地,素有“环保之乡”的美誉。走进聚集了600多家环保企业的宜兴国际环保城办公区,第一间办公室就是环保城金融中心,门上挂着“宜兴农村商业银行高塍支行”的牌子。
“宜兴农商行的服务真是周到,这不,在我们这里设立了一个机构,入驻的企业有什么金融需求,都可以过来咨询办理。真是‘零距离’服务啊。”宜兴国际环保城的投资方、宜兴海逸投资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孙守君说。
今年8月,宜兴农商行高塍支行行长查盘良还专门带领工作人员到宜兴国际环保城,举办了“宜兴国际环保城入驻企业融资说明会”,就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专业讲解和咨询服务。
“环保行业是宜兴的支柱行业之一,这几年发展尤其快。我们希望以‘最贴近的服务’拉近与中小企业的距离,帮助优质客户更好更快地发展。”查盘良告诉记者。
为了提供“最贴近的服务”,宜兴农商行全面开展了“走千家、访万户、送服务、助三农”劳动竞赛活动,把“抓增量扩面”工作纳入季度和年度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有效发挥该行人多面广的优势,积极捕捉客户信息,发展目标客户。
“我们非常注重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互动,今年1至9月,我行的信贷资金主要投向高端线缆、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等行业的重点客户,扩大了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宜兴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说。
优质服务与产品创新不仅为宜兴农商行带来了更多的客户,也带来了更辉煌的经营业绩:截至9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252.16亿元,同比增加30.32亿元,增长13.67%。各项贷款余额173亿元,同比增加16.14亿元,增长10.29%。2009年、2010年该行连续两年被无锡银监分局评为小企业信贷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