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13次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发展论坛于11月9日至10日在福建省厦门市隆重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深化组织创新 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论坛主旨演讲。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穆励向大会报告了全国学会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并就今后一段时期及2012年的工作提出了意见。来自全国26省区市供销合作社(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及全国总社有关部局的领导、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12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李春生在演讲中强调,全系统要切实提高对系统组织创新重要意义的认识。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组织创新是适应“三农”工作形势、履行为农服务宗旨的客观需要,是夯实扩大供销合作社基础的内在要求,是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推进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推进组织创新,理顺管理体制,搞活经营机制,激发其内在的活力。
李春生指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组织创新主要包括对原有组织结构、组织形态和组织制度进行调整、改造以及建设新的组织;应用的范围应包括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基层社、县以上各级联合社和所属企事业单位以及主管社团。供销合作社组织的调整、改造、创新,是随着商品经营的放开、经营方式的改变以及供销合作社原有组织结构、组织形式的不适应而进行的,是供销合作社适应形势的需要而主动推进的。
李春生在演讲中特别强调了系统基层组织创新问题。他总结归纳了目前供销合作社系统推进基层组织创新的成效,对原有基层社改造,重组建设新型基层社,开放办社吸收社会组织重建基层社,发展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专业行业协会等新型基层组织,发展其他经营服务组织,以及联合社探索建立新的组织载体等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李春生指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基层组织创新,应按照总社制订的“十二五”规划关于组织创新的目标任务,根据“坚持市场经济、坚持组织的经济属性、坚持组织的合作制属性、坚持组织的为农服务属性”的原则,依托系统的流通网络、结合农产品的产销衔接、着眼社区综合服务、围绕促进基层社恢复重建开展组织创新,把基层组织塑造成“新网工程”在基层的枢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社区综合服务的平台、党委政府发展农村经济和开展社会管理的抓手。
李春生指出,推进组织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的要求,也是供销合作社自身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切实加强对组织创新的领导,把组织创新的工作落到实处。在组织创新的过程中,处理好组织创新与经营创新的关系、组织创新与服务创新的关系、新的组织与现有组织体系的关系。通过组织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增强实力,塑造形象,提升地位,推进供销合作社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使供销合作社成为农民信赖、政府依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真正成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李春生还充分肯定了学会工作,认为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围绕总社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今后,全国总社要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全国学会的支持力度,推进学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会上,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穆励同志代表全国学会五届理事会做了题为《适应形势,把握方向,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工作报告。回顾了全国学会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对2012年全国学会的具体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议还表决通过了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关于调整增选部分理事、常务理事的议案》和《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关于成立农产品流通咨询专业委员会的议案》。
(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