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供销合作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五四三二一”模式,努力推进生产、流通、信用合作综合发展,在加快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和新时期基层组织体系中,取得新成效。
“五个抓手”推进农产品
经营体系建设
泰安市社立足当地实际,以为农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了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完整的产业体系。一是以领办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服务延伸到农业生产全过程。全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到120个,入社社员6万多户,全年实现销售额预计超12亿元,助农增收近亿元。二是积极组建农产品公司。以县域公司为龙头,吸纳基层社、专业合作社为成员,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泰安6个县市区社全部组建成立了农产品公司。泰安市岱岳区田绿农产品公司,统一注册了“泰山田绿”牌商标,建设了名优土特产展销中心和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组织县域内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今年实现农产品经营额1亿多元,加工包装农产品26个。三是狠抓农产品交易市场和配送中心建设。目前,全系统建有农产品交易市场5处,农产品配送中心4处。泰安新泰新特农产品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占地5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集农产品展销、加工、交易、储藏等于一体的农产品市场。四是努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项目。全系统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泰安肥城绿源果蔬公司在原有3000吨有机蔬菜加工能力的基础上,筹资6000万元,建成占地5.4万平方米,拥有2条速冻有机蔬菜流水线和1条连续式真空冷冻联合干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的有机蔬菜加工厂。五是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现累计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50处,各示范基地都制订了标准化操作规程,做到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农资使用、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检验检测、统一产品销售,并组织农产品直接进入销地批发市场或大中城市超市等高端市场,实现“农超对接”品种50多个。
“四架马车”拉动日用品
经营体系发展
泰安市社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直营店和加盟店、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四驾马车”的拉动作用,积极推进日用品经营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全系统已建立起以县公司(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直营店为骨干、村居加盟店为基础的农村日用品现代流通网络,拥有日用品流通网络龙头企业5家,配送中心6处,乡镇直营店38个,村居加盟店1300多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已发展到2300多个,农村日用品消费质量和购物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泰安肥城人民商厦(泰山新合作公司)已发展直营店18家,其中石横镇直营店面积达8000平方米,是山东省社系统乡镇面积最大的超市。
“三张牌”新农资网络显成效
农资流通成功的关键在于对网络的掌控,泰安市社以“新网工程”为依托,以县级联社为主导,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形成了以县公司为龙头、乡镇直营店为骨干、村级加盟店为基础的县域农资经营网络。目前,全系统建有农资配送中心8处,农资直营店160个,连锁加盟店1360个,年连锁配送额13亿多元。同时,泰安宁阳县社与山东烟台市农资总公司合作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2012年将建设完成,适时向周边县市延伸,辐射枣庄、菏泽、济宁等鲁西南地区,届时成为区域性农资经营服务企业的龙头。此外,该市社积极利用农资经营网络优势,将服务项目和服务终端连接于广大农民。目前,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5多万亩,直供化肥18万吨,帮助农民施肥2.5万吨。通过“网络、龙头、服务”这“三张牌”,泰安市社亮出了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的建设成效。
“双管”齐下 发展社区建设
建设农村社区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泰安市社以全市政府规划的601个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切入点,研究分析167个已竣工的新型农村社区实际情况,积极跟进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在制定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和条件的基础上,新建、改建和扩建多措并举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规划的社区服务中心占地5亩以上,并由供销合作社拥有土地长期使用权和房屋设施所有权,进一步巩固了供销合作社农村经营服务阵地。目前,已建成运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3处,覆盖全部6个县市区。同时,市社积极参与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做好服务项目的跟进工作,现已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经营服务项目30多个。泰安宁阳县蒋集镇龙泉社区,由县联社牵头,整合资源,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将郑龙门市部土地置换到龙泉社区,投资400万元建设了1600平方米的经营服务设施,年底投入运营。
“一把钥匙”开启信用合作
发展之路
泰安市供销合作社始终将信用合作作为促改革谋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积极进行有益探索。泰安市岱岳区良庄基层社2009年领办成了润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并在内部探索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目前,合作社资金互助余额2400万元,其中备用金700万元,占29.2%。已吸纳并及时为社员提供生产资金1000多万元,累计为7000名社员提供内部资金互助9100余万元,帮助社员发展基地1.2万亩,新建蔬菜大棚2000多个,带动周边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各种蔬菜年销售额3600万元,帮助社员增收560万元,合作社实现利润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