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1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引企入校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本报驻广西记者 袁羚授 甘剑伟

  今年6月,广西南宁桂特商贸有限公司将总部迁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学院共同兴建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构建了真实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环境和真实工作任务的教学平台。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遵循“立德弘商、兴贸致远”的校训,立足于“依托行业,服务三农,立足广西,面向东盟,为广西地方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学院充分把握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共赢原则,决策引进企业,建立“校中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途径,培养承担农村现代流通领域工作的电子商务人才,形成培养面向“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电子商务专业特色。

  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由农产品流通运营实训中心和农产品流通岗前实训中心组成,占地1370平方米。广西南宁桂特商贸有限公司在该实训中心通过“广西特产网”这一平台将广西农特产品推向全国。

  农产品流通运营实训中心又分为流通加工等11个实训区,实际上是广西南宁桂特商贸有限公司将经营运作的11个步骤,全部展示给实训的学生,内容包括实时电子商务发展形势讲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策划与设计、项目营运与管理、物流实务与物流管理、农产品连锁经营管理实务、商务谈判等。而农产品流通岗前实训中心则包含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室、网络营销岗前培训室等7个实训室,由学生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广等内容的实践。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魏文展表示,学院通过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实施“突出核心、螺旋发展、五向并驱”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电子商务模拟岗位、真实岗位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为各专业开展实践性教学提供了真实的、零距离的实践场所,也为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提高工作技能提供了最直接、最具体的企业工作环境,不仅使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效结合起来,而且解决了学生实训实习与真实工作岗位脱节的难题,从而实现专业发展与社会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培养出具有扎实功底、能服务于各县、村农产品流通的创业和创新型人才。

  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除了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之外,还发挥了协助南宁市供销合作社构建综合信息服务网站,协助武鸣县供销合作社、资源县供销合作社建立“新网工程”咨讯平台的作用,专业教师利用基地为武鸣县社、柳州市社、临桂县社、资源县社等农民经纪人和农产品营销人员开展了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

  构建多赢格局

  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是广西高职院校中唯一的、极具特色的、专门研究和服务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大型实训基地,是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典范。“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的建立及运作,至少形成了一个学院、学生、企业和社会四方共赢的格局。”广西南宁桂特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对学院而言,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搭建从土特产零售到大宗农产品交易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现实平台,实现专业发展与社会、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为服务“三农”培养技能型、创业型人才,肩负起培养面向“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同时,引企入校在全国职业教育中首开先河,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形成“招牌”效应。据了解,学院的招生形势持续稳定,就业工作也成绩显著。2011年,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高于广西全区的平均就业率,贫困毕业生100%实现就业,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对学生而言,足不出户就可以参加技能训练,而且能了解到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对毕业后进行创业提供了经验的积累。同时,通过中心企业化的运作,鼓励学生将自己家乡的农产品流通工作承担起来,进行自主创业孵化。另外,由于学生在学校中进行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实践,进入社会后很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对企业而言,首先是获得一个免费的办公场所,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利用身处学院的优势便于培训员工,建立企业文化,更有利于从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中挑选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等。对社会而言,为社会输送出有实践技能的人才,建立了服务“三农”的人才小高地。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