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正阳县乐堂村叶启营在正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支持下,种植红薯面积达2000亩。叶启营坚持把诚信放在第一位、总能及时还款,成了远近驰名的“红薯大王”。乐堂村在他的带动下,已经成为了红薯专业村。近日,正阳县联社领导授予他“AAA级信用户”。这是该联社把“信用工程”建成“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
今年年初以来,正阳县联社强力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工作,促进了规范经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升,为深化改革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截至10月底,该联社共评定信用户6782户,颁发信用证6320户,授信30450万元,新增贷款10079万元,真正使“守信者得实惠,失信者受损失”。
为了推动“信用工程”的创建工作,正阳县联社积极向正阳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正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创建活动的支持。正阳县政府于年初制定下发了《正阳县“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分管财政金融的副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联社一把手具体抓,业务部门专职抓”的良好开局。不仅如此,正阳县政府还及时召开了全县各乡镇乡镇长、基层信用社主任、会计、信贷员和联社机关全体人员参加的“信用工程” 建设工作动员会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为了将“信用工程”的宣传工作做好,正阳县联社通过悬挂宣传标语、书写墙体宣传广告、车辆巡回宣传、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活动。该联社共悬挂横幅130多条,书写墙体宣传标语100条,出动宣传车辆90多台次,在电视台制作流动字幕20余条,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同时,该联社还印发了宣传材料,分别寄给驻正阳的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监督员,借外力进行宣传,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为了规范“信用工程”的工作流程,正阳县联社在信用等级评定中,让各基层社成立了以信用社主任、信贷员、所在村委会及社员代表为成员的资信评定小组,对农户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经济档案,评定信用等级。凡评为信用农户、信用商户的均可持信用社核发的信用证、本人身份证、个人印章在授信额度内,随时到所在地信用社营业柜台办理取款手续;对评出的“信用户”,由县政府、县人行和县联社联合统一颁发“信用户”牌匾,并由资信评定小组成员亲自上门悬挂。此外,正阳县联社还将客户信用等级划分为AAA、AA和A三个等级,实行差别授信。被评为信用农户,AAA级的授信额度为5万元, AA级的授信额度为3万元, A级的授信额度为1万元;被评为信用商户, AAA级的授信额度为10万元, AA级的授信额度为5万元, A级的授信额度为3万元。
为了使“信用工程”入村入户,一方面,正阳县联社和各信用社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地方政府对“信用工程”建设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另一方面,正阳县联社还积极加强与县文明办、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工商局、县人行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为创造金融生态信用环境工作营造了宽松的条件。正阳县联社包社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前提下,每周到所包信用社指导工作不少于两天,针对所包社在“信用工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寻求解决办法,制定整改措施。从今年1月1日起,正阳县联社各基层社实行信用户贷款,信用社未经评定信用等级和发放贷款不凭“信用证”办理的,对社主任就地免职,并罚款1000元,对信贷会计、出纳每人各罚款500元;评定小组未严格按规定条件评定信用户,随意降低评定条件或擅自提高授信额度,对评定小组成员和包片信贷员每户各罚款500元。
为了将“信用工程”建成“惠民工程”,正阳县联社实行 “一周一汇报、一季度一评比”,每季度末对“信用工程”创建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对综合考评前三名且得分在90分(不含)以上的信用社通报表扬,并分别奖励现金5000元、3000元、2000元;对综合考评后三名且得分60分(不含)以下的信用社给予通报批评,并分别罚款1000元、2000元、3000元,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者,除退回奖金外,并给予等额罚款。同时,正阳县联社在各营业网点还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设立了举报箱,畅通举报投诉渠道,确保“信用工程”稳健运行,努力把“信用工程”建设成为“惠民工程”,真正达到当地政府、农民群众、信用社“三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