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曲曲优扬的乐曲声,飘荡在河北省藁城市丘头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11月9日,初冬的早晨,位于丘头镇丽阳村的镇供销合作社院内,彩球高扬,鞭炮齐鸣,丘头镇供销合作社成立大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干净整洁的院落,粉刷一新的办公场所,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以及印有“服务三农、合作共赢”标语的条幅,使得整个院落生机盎然,在寒冷的冬日使人感觉十分温暖。
上午8点,三乡五里的农民朋友相互结队向镇供销合作社赶来,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因为今天,他们将投上自己神圣庄严的一票,通过民主选举创办出属于农民们自己的供销合作社,使农民们在通往致富的道路上多了一位领路人。
上午10点,成立大会正式开始。全体代表开始投票选举供销合作社的理事会与监事会。选举会按照严谨有序、公开合法、庄严神圣的原则进行着。随着唱票人洪亮的声音,在监票人的监督下,丘头镇供销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正式选举产生,丁楠等7人当选为供销合作社理事会理事,高彦军等3人当选为监事会监事。按照广大农民的意愿以及合作制的原则农民们终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供销合作社。
蔬菜大棚种植大户闫坤利将自己手中的选票投入票箱之后说,“今天有了俺们农民自己的供销合作社,俺们心里踏实多了,统一配送农资、提供免费的农业保险,一季下来能省几千元钱,同时供销合作社还帮助我们解决农产品销路,从而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供销合作社真是俺们农民的娘家人、贴心人、引路人。”
丘头镇供销合作社的成立,翻开了石家庄市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开创了以民办为主的新型基层社建设的历史先河,同时也拉开了了全市供销合作社贯彻落实省政府70号文件精神、恢复基层社组织建设的序幕。
刚刚当选为丘头镇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的丁楠向全体社员表示,下一步,丘头镇社将充分发挥引领合作、经营服务、公共服务、政策执行、协调沟通等职能作用,把丘头镇社努力打造成农业生产的联合体,农村经济的共同体,成为乡镇政府的工作抓手,为全新供销合作社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基层社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石家庄基层社建制缺失、功能弱化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为了发挥基层社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石家庄市全力深化基层社组织体制改革,构建以合作制为根本,以农民为主体,实施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合作发展的新体制,以此来顺应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从而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快速建设的现实需要。同时,石家庄市还特别印发了《关于深化基层供销合作社组织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根据该《意见》的指导精神,全市基层社组织体制建设将以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目标,打造经营组织完整、发展能力较强、服务功能齐全、社会形象良好、经营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新型基层社,真正发展成为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同时,基层社在改革建设的过程中要以坚持政府主导,纳入当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其中农民社员数量要占主要比例,具有农民身份的社员、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农村企业法人、农村“两委”负责人等,经履行选举程序可以担任基层社的主要领导职务;坚持供销合作社主办,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级供销合作社,要结合基层发展实际,加强具体指导和落实;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谁投资谁受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发展,实现共有、共管、共享的目标。
从今年起,石家庄市将争取利用3年时间,通过重新组建、重组改造等形式,在全市222个乡镇全部建立起新型基层社,做到农民靠得住,政府用得上,经营服务好,带动合作经济更好发展。其中,2011年将完成建设基层社55家,2012年将建设基层社80家,2013年将建设基层社87家。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将承担起引领合作、经营服务、公共服务、政策执行、沟通协调等5项职能作用,成为政府与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并搭建起了为“三农”服务的综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