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果。不管是食品行业的新标准也好,还是“连坐制”也罢,都是监管部门的工具而已,而根本上还需监管给力才能结果。
近日,金黄色葡萄球菌让企业、政府、专家们陷入了所谓的“标准之争”。
多家速冻食品巨头产品先后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随后传出新速冻面米制品标准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的要求改为限量要求。跟生乳国标被质疑一样,食品安全标准“被大企业绑架开倒车”的质疑声再次出现。
早在思念水饺被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后,“问题水饺符合新标准”的说法就令舆论炸开了锅。不过向来“以沉默应万变”的卫生部也随后在网站上指出“有关新标准比老标准要求低系误读”、“要符合中国发展实际……”
对于标准降低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是为了更多地保护一些企业或行业利益,行业标准只能一点一点宽松下去。
且不说标准是否偏离国际标准的轨道,亦不说在监管和检测环节使用哪种标准,只要问题一出,食品加工企业以及其销售渠道的超市必然进入黑名单,许多超市企业往往有苦说不出。
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食品安全事件一出来,其他超市就开始草木皆兵。拿思念水饺的事件来说,许多超市立刻对问题水饺进行下架。天津市人人乐超市负责人称,虽然尚未接到工商、质监等部门的相关公示,但卖场工作人员已主动根据网上的抽检报告,对涉及问题速冻食品进行了排查。太原包括金虎便利在内的许多超市也主动安装上了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号称“融合食品进销、下架退货、警示公告和消费查询等功能”。
即便超市如此小心翼翼,有时候也会无缘无故受罚。最近重庆市质监局更是出了一个狠招儿,施行食品加工企业“连坐制”。
据介绍,所谓“连坐制”,即对食品从源头开始全程监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相关单位都会受到处分。例如,某大型连锁超市在重庆有数十家门店,其中一家被查出有食品安全问题,其他几十家门店都要全部停业。
原来连坐是只针对企业的连坐,平心而论,所有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由一系列漏洞合力而为,生产、监管、运输等任何环节都有可能成为问题食品的导火索,这其中监管部门包括工商局、质监局等权力部门更是有着“一票否决”的权利,对食品是否合格、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反而总是到了销售环节,甚至到了消费环节才发现问题,彼时,执法和舆论的鞭子同时挥向了生产企业和超市。
试想,如果这样的连坐同时包括监管部门本身,出了事,负责食品监管、检测的部门和人员都有相应的处罚措施,那么,食品安全问题还会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