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立车村位于河北省武强县的东北部,滹沱河与滏阳河交汇处,现有人口1350人,310户,耕地2600亩。南立车村党支部、村委会多年来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及整体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全村“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壮大集体经济促发展
1976年李会明上任党委书记以来,带领两委坚持抓住生产发展这条主线不放松,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实践中以工富农为主线,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使村办集体企业成为全村的经济支柱。其中村办荧光粉厂已发展成为全国的大型荧光粉生产企业之一,灯用荧光粉产品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产品出口日本、韩国、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同时,村里又建起了纸箱厂,彩印厂等多家企业,形成了以荧光粉系列产品为龙头,多种产品兼容、系列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为促进全村经济协调发展,村集体从工业收入中抽出部分资金用于扶持农业,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转变。还大力扶持私营企业发展,目前,全村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摊点58家。村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至201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500万元,人均纯收入9500元,成为武强名副其实的首富村。
齐心协力筑和谐家园
为改善百姓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村集体投资200多万元,为群众安装了自来水,硬化了街道,安装了路灯,为全村300多户办理了家庭财产保险,为300百多名在“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的村民入了养老保险;为村里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50-80元。自1990年开始,村民子女上小学、初中,村里负担全部学杂费,考上高中、大专、大学本科的分别奖励500元、1000元、1500元。并与2001年开始谋划为村民兴建花园式住宅新村,新村建设采取城镇住宅标准化设计,住宅前院是花园,后院有车库,二层主楼在中间,建筑面积237平方米,让村民过上了连城里人都羡慕的好日子。2003年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电化教学设施齐全的教学楼,为孩子们打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成为衡水市“三个文明建设”的样板村。为搞好绿化建设,2004年以来,在村庄周围,道路两旁,闲散荒地种植速生杨45000棵,在村内主要街道种植龙爪槐、香花槐、垂柳等3000多棵。村里还有专业的卫生清扫队伍,并制定了环境卫生责任分工等管理制度。
现在,全村逐渐形成了住宅、工业、商贸、文化休闲4个小区,已向着整洁、卫生、生态布局合理的小城镇方向发展。
狠抓精神文明提素质
南立车村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强化社会公德,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村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多年来两委班子特别注重用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群众,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除了加强基础教育外,还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图书室、广播室、培训学校、妇女之家等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近年来,又投资110多万元在住宅新村的中心位置新建了村民中心和休闲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每年村里都对群众进行文化知识、农业技术、蓄养加工等方面的培训,并组织部分村民到山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参观学习,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思维跟得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
多年来,两委班子成员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全村党风正、民风淳,党群、干群关系融洽,有力地增强了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他们带领南立车人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脚踏实地创造了美好的今天,我们相信南立车村在两委班子带领下,明天的生活会更好!
(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