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1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永远的京剧 永远的程长庚


  程长庚在《群英会》饰演鲁肃

  程长庚,清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活动家、京剧创始人,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伶圣”、“剧神”,咸丰皇帝曾封赏五品顶戴,慈禧、慈安太后也有过赏赐。

  2011年11月22日,京剧鼻祖程长庚诞生200周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亦有一代之艺术。粉墨春秋二百年,国粹艺术薪火传。然而,在京剧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它不该被我们渐渐遗忘……

  程长庚生活的年代,正是帝国主义列强用大炮轰开中国大门,清朝日益失去主权,中国人民义愤填膺的时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空前高涨的时代。程长庚正是适应了这一时代要求,把人民群众的意愿,艺术地在舞台上反映出来,改造了传统戏曲文化,形成了适应社会各阶层需要的国剧——京剧。

  相传程长庚当初来京演出,并不成功,观众给他喝了倒彩,但他把别人对自己的侮辱当成一笔财富,从此发愤用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苦练三载。3年后的一天,演《文昭关》,他饰伍子胥,“冠剑雄豪,音节慷慨,奇侠之气,亢爽之容,动人肝膈”,全场轰动,由此誉满京城。道光末年,他已是三庆班的班主和首席老生。咸丰年间又兼任三庆班、春台班、四喜班总管,戏曲艺人团体“精忠庙”会首。

  艺术的发展需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程长庚正是这样做的。他融合徽调和汉调,并吸收昆曲、京腔、秦腔等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经过自己的创造,形成了一种体系。不论皮黄、昆曲、文戏、武戏,他都能演,剧目丰富,戏路很宽。老生本工戏以外,还会演武生戏、小生戏、花脸戏等。即如老生靠把戏,五种颜色靠把戏的角色,他都能演,红靠戏能演《战太平》的花云,黄靠戏能演《风云会》的赵匡胤,绿靠戏能演《战长沙》的关羽,白靠戏能演《镇潭州》的岳飞,黑靠戏能演《白良关》的尉迟敬德和尉迟宝林。

  作为表演艺术家,程长庚很重视塑造人物形象,对角色的性格、身分体察入微。他“四功”(唱做念打)和“五步”(手眼身法步)并重,善于运用这些表演技巧来表现人物,一举手,一投足,都注意符合所扮角色的性格,不仅形似,而且传神。所以“一经登场,不啻现身说法”,“为大臣则风度端凝,为正士则气象严肃,为隐者则其貌逸,为员外则其神恬”,“能令观者如对古人,油然起敬慕之心”。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杰作是《文昭关》的伍子胥,《战长沙》的关羽,《群英会》的鲁肃。

  程长庚精于唱工,注意吸收昆曲的吐字发音,讲求字正腔圆,不以花哨取巧。他的嗓音叫“脑后音”,初唱时似乎有些吃力,带有涩味,渐渐平坦甘润,抑扬吞吐,高低宽窄,随任其意。唱腔“于高亢之中,别具沉雄之致”,跟有的演员徒以调高声宏取胜,而欠缺韵味回音的唱腔迥然不同。当时有人把他的唱腔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风相比,形容为“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程长庚在唱腔上不单是唱声,更重要的是在于唱情,以声传情,声情交融。他生活在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的时代,亲身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目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种种侵略活动,忧时感世,“愤欲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者的民族义愤。他的唱腔也因之更加高亢雄壮,慷慨愤激,能够使“闻者泣下”。程长庚在这方面的造诣,是京剧界一致称道的。

  京剧在形成时期,著名的老生演员除程长庚外,还有余三胜和张二奎。这3位演员在唱腔和表演艺术上各具特色,各有独到之处,形成了老生3种流派。程长庚高亢沉雄,肃穆凝重,唱念多徽音,被称为徽派。余三胜圆润流利,苍凉悲壮,以汉调西皮为特长,唱念为湖广音,被称为汉派(或余派)。张二奎实大声宏,雍容华贵,唱念运用北京字音,被称为京派(或奎派)。由于他们的艺术成就,当时人称之为老生“三杰”,又称“三鼎甲”。

  据记载,道光年间,京城混乱,程长庚忧愤欲绝,闭门课徒,受其教诲而声名大振的有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杨月楼等人。程长庚晚年还创办了三庆科班,造就了一批京剧艺术的骨干力量,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展,如“青衣泰斗”陈德霖、著名武花脸钱金福等,均是从三庆科班出身走向艺坛的。为了使三庆班能长期维持不散,程长庚为选择掌班人费尽心血。他后来选中了杨月楼。杨在程的提携下,已是誉满京沪的名须生和大武生了。程长庚谆谆告诫月楼:必须与三庆相始相终。杨感念知遇之恩,不负恩师期望,领导三庆班近10年,可惜英年早逝。杨死后一年多,三庆班便解散了。三庆班虽然解散,但程长庚的精神不泯,他的事业由更多的人继承了下来。

  (本报综合整理)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