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2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东莒南县供销合作社
打造“联合舰队” 提升为农服务实力

本报驻山东记者 李宇人 通讯员 郭志学 魏磊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在推进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着力打造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农资、再生资源等行业商贸物流和连锁经营“联合舰队”,强基固本,扩大规模,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综合实力。

  日用品网络全覆盖

  2001年,莒南县供销合作社通过“十百千”工程,以全新的理念和业态着力打造农村新型经营服务网络,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农村的消费环境,并向农民提供货真价实的日用品,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到目前,已改扩建、新建经营设施15万平方米,建设日用品超市直营店81处、乡镇农资超市连锁店69处、村级日用品超市连锁加盟店860处,新建配送中心2处,流通服务网络达到了全县700多个行政村全覆盖。多年来为了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该社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狠抓龙头建设发展。一是调整经营结构。2009年,该县社整合了县城中心商业区零散势弱的5处企业的土地等资源,投资1.9亿元建设了6.4万平方米高27层的综合购物中心——乐尚购物中心,引进国内外品牌企业及经营业态,使其在经营规模和实力上真正成为全县零售业的“龙头”,由此确立县社在县域流通领域中的主导地位。二是转变经营方式。山东开元超市公司通过改建1.5万平方米的日用消费品和副食品仓储区,新建现代化的信息中心以及电子商务结算中心,进一步提升了超市连锁经营水平。开元超市共经销了包括日用品、副食品、服装等30多种品牌,将优质产品直接配送到乡镇、村超市连锁店,并与县域18处基层社“联姻”,成立了商品配送部。2010年实现商品配送近2亿元,村级商品配送率达到40%。三是整合乡镇村超市连锁直营店。结合乡镇、村和社区发展,对经营业绩差、服务面窄的店进行了调整改造,重点考核超市连锁店经营业绩、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调整网点、拓展经营,加大配送,使小网点形成了大网络,逐步实现了连锁化、品牌化、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连锁经营网络。四是实施强强合作战略。新联合农资公司配送中心与俄罗斯阿康集团合作,由阿康集团投资3000万元,建设辐射山东、江苏、河南等省市的区域性化肥枢纽中转中心。依托中转中心,农资公司对阿康化肥系列产品和县社系统内直供化肥配送产品进行“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监管、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物流配送,使单体网点形成有机联动的大区域、大网络。

  “抱团”运营 扩大市场

  围绕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莒南县社在全县领办农产品加工企业12个,领办、创办、主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7处,建设花生、蔬菜、果品、茶叶、养猪、蛋鸡等种植、养殖基地350多处。该县社以超市公司为依托成立开元农产品有限公司,投资1600万元建设了万吨精米和杂粮生产线,投资500万元建设了低温库、恒温库等冷链物流项目,注册了“道口香”、“莒国庄园”农产品品牌,同时在莒南县沿沭河两岸发展万亩蔬菜基地和万亩水稻基地,统一专业合作社产品品牌,通过企业、基地与专业合作社“抱团”运营,使产品走向国内外大市场。目前,开元农产品公司与中央储备粮公司合作开发了大米、花生、杂粮、板栗等中储粮专供产品,规划建设万吨中央储备粮莒南水稻仓储库。联合合作成功地实现了农产品的深加工、精细化和品牌化。今年,开元农产品公司加入到全市农产品购销体系,成立了山东沂蒙优质农产品公司莒南分公司,与上海、济南、青岛、苏州等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合作,开辟了地产蔬菜等农产品在大中城市高端市场销售渠道。今年1-10月,全系统外销优质农产品3.6亿元。

  入“园区” 膨胀经营规模

  按照县政府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形成大园区,发展大物流的规划,莒南县社日用品、农产品、农资、再生资源物流配送和产品加工都纳入到县物流园区整体布局中。借助物流园区现代物流电子交易平台,县社对传统的日用品、农资、农产品、再生资源等连锁配送进行整合改造,加大投入、上项目、扩规模。正在规划建设的乐尚物流中心占地100亩,将成为物流园区较大规模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尤其是规划建设的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集废旧集装箱、废旧家电、废塑料、废旧钢铁等4大类分拣加工处理中心于一体,年废旧钢铁等收购、加工可达6万多吨。近几年,再生资源公司按照“统一布点、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经营”的连锁方式开始布点织网,在县内成立了6家再生资源分公司,发展再生资源回收连锁网点200多处,废旧钢铁收购占到了全县85%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向外辐射在日照市、连云港市等部分地区设立了再生资源分公司,2010年纳税2700多万元,进入全县纳税企业前5名。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