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经历了多次重大体制变迁,经历无数坎坷挫折,但广大农信人志壮信坚,始终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特别是2003年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更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今天的农村信用社拥有将近8万个网点,将近80万名员工,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1%,涉农贷款占全国的32.2%,农村贷款占全国的35.2%,农户贷款占全国的76.3%,是名副其实的金融支农主力军和联系“三农”的纽带。
今天的农村信用社已经彻底摆脱了改革以前风险高企,危机四伏,技术性破产的不利局面,总体上走上了持续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相当部分已经发展成为功能定位清晰、经营富有特色、品牌认知度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些伟大的成就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部门、各单位的密切协作,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更是凝聚了几代农信人的心血。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60年的光辉历程中,各地农村信用社涌现出了众多优秀集体,产生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60年一甲子,转瞬即逝。对农村信用社来说,崭新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责任非常重大。希望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银行业的监管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希望广大农村信用社立足县域,不断创新发展成长进步,为我国农村金融和“三农”发展谱写更加华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