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在国务院40号文件推动和中央有关部门特别是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目前的经济实力、服务能力和发展活力都明显提升,在服务“三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特别是自2006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启动“新网工程”以来,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有了更好的平台,也为全系统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载体。
可以说,目前“新网工程”已成为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政策平台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带动就业的重要载体。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隆重召开第八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共同探讨供销合作社系统“新网工程”发展方向,总结各地建设经验,共绘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十二五”发展蓝图。
经 验
当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很好,思改革、谋发展,夯实基础、发展现代流通的氛围很浓,供销合作社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新网工程”建设的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中央和地方密切配合,杠杆效应增强;网络覆盖面逐步扩大,为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惠农成效显著增加;工作机制日益完善。
按照流通现代化的规范标准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不断创新经营业态,延伸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为农民提供生产、市场信息、产销对接等方面的服务,广大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各地供销合作社按照总社的要求,切实把建立和落实“新网工程”的各个项目管理责任制作为重要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组织领导,普遍建立了项目和资金管理责任制。各级供销合作社和项目单位形成了各有侧重、各司其职的互动式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新网工程”的迅速发展。
成 绩
2006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商务部《关于加快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报告》上批示:“要充分利用供销社经营网络,为农民消费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流通体系”。2006年5月16日,回良玉副总理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在供销合作社系统启动“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重点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路、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为贯彻落实温总理批示和国务院会议精神,中央财政从2007年起设立了“新网工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从2007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新网工程”专项资金34.5亿元,其中:2007年3.5亿元,2008年5亿元,2009年8亿元,2010年8亿元,2011年10亿元;累计已扶持项目4177个,其中财政贴息项目1267个,以奖代补项目2216个,财政补助项目694个;2012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12亿元;目前,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工作已完成,正在专家评审审核过程中。
在中央财政资金的带动下, 2010年各地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财政资金支持近2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700多亿元,起到了公共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全国有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青海、新疆、大连、宁波和厦门等27个省区市地方政府安排了“新网工程”配套资金。
在“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扶持下,累计升级改造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网点5251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各类现代物流基础设施4839万平方米。全系统开展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法人企业4004家,配送中心6535个。2010年全系统发展各类经营服务网点78.7万个,其中县及县以下经营服务网点达到50万个,并重点扶持了694个网络薄弱与空白县,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供销合作社的整体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2010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15637亿元,实现利润172亿元,上缴各种税费214亿元;全系统资产总额7118亿元,所有者权益1588亿元;2010年全系统新开工和续建项目6414个,投资总额近1400亿元,今年全系统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仍在1500亿元左右,供销合作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
部分省市“新网工程”四大网络发展情况
(网点数量单位:个)
省(市) 农资 农副产品 日用品消费品 再生资源 合计
江苏 12931 485 23091 1368 37875
江西 13088 7731 5965 7024 33808
山东 10024 1456 5461 1168 18109
湖南 12552 8077 10495 1446 32570
广东 14474 2195 16066 798 33533
重庆 8090 1200 19223 4748 33261
贵州 8843 2067 5241 2011 18162
陕西 2704 1110 4736 1874 10424
(本报资料室供图)
河北:全力推进网络薄弱与空白县振兴
为振兴网络薄弱县,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做了几项工作:一是认真谋划,深入调研,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薄弱与空白县流通网络振兴的通知》,制订工作目标和措施,明确网络规范要求,各市也制定了薄弱县与空白县振兴规划。二是加强调度,以强带弱,在大量调研、掌握工作动态的基础上,召开了“河北省县级供销合作社流通网络振兴工作会议”。调度了各市工作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河北农资有限公司、张家口新合作元丰商贸连锁有限公司、丰润金客隆超市有限公司、武安正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红满楼配送有限公司发布对外合作信息,带动相关县经营网络发展,共达成合作意向47个,涉及26个市、县社。
2010年底,河北省共消灭网络空白与薄弱县24个,占全省网络薄弱与空白县总数的40.7%。其中邢台、张家口、秦皇岛全部消灭薄弱与空白县;石家庄、保定、承德、唐山消灭了部分网络空白与薄弱县,消灭个数分别为2个、7个、1个、2个。
辽宁:加快“农超对接”进程 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辽宁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推动农副产品进超市、进批发交易市场,实现了专业合作社、协会等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与“新网工程”对接。新民市法哈牛供销合作社利用省财政资金45万元,在实现市场改造升级的同时,还积极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实现农商对接。他们在沈阳兴隆大家庭承办了新民市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共组织26家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参展,商品达132种。今年,他们还承办了正月十五元宵灯节晚会商品销售一条街活动和新民农产品农商对接会,吸引了沈阳沃尔玛、家乐福等12家国内外知名超市与2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农产品对接洽谈,初步实现了城市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对接。丹东宽甸县供销合作社独资的辽东大厦配送中心通过财政扶持资金的投入,改善了连锁经营服务网点,为日用工业品进入农村,方便农民消费开辟了“绿色通道”,明显提升了农民的消费质量,降低了农民消费成本,维护和保障了农民的消费安全和权益。
山东: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以创建农产品品牌为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信用合作和融资服务为主要手段,创新商业模式,由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共同建立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系列化服务。在全省100多个县全面启动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共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79处,涉及果品、蔬菜、茶叶、花生等12类300多个品种,使基地生产的优质农产品直接面向超市公司、大型商场及其他零售终端,有效缓解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保证了食品质量和安全。从2010开始,在做好果品蔬菜等标准化生产示范的基础上,向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经营服务领域拓展,依托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全省60多个粮食产能大县全面启动和推进粮棉油等大田作物的经营服务创新,为农民的生产和增收提供系列化服务,通过上联农产品购销加工和农资经营企业,下接广大农民,参与了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生姜和其它经济作物等大田农作物系列化服务,服务面积达50多万亩,土地托管面积达10万多亩,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云南:建立项目审批和项目监督检查的联动机制
自“新网工程”实施以来,云南省各级供销合作社会同财政部门一起,按照下查一级的要求,从项目申报到项目施工、资金使用实行全程监督,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确保项目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省社建立项目实施责任制,严格按项目管理办法实行申报、审批、实施、监理、验收等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资金审批制度,做到报账单据有经手人,证明人及领导审批签字,材料物资采购、零星工程款支付必须预先申报,严格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按国家施工规范、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进行督查,同时严格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对项目工程实行工程招投标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施单位的实际情况,实行公开招投标。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新网工程”项目管理培训;项目资金专项管理,收到财政补助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按财政部《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财务处理。明确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对在“新网工程”项目建设中争取到的各种财政资金要按照一定比例增加供销合作社在项目单位的股本,从而到达项目资金在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用。
山西:把新农村便民店建设作为“新网工程”的突破口
山西省各级供销合作社把便民店建设作为“新网工程”建设的突破口,全面实施“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由网点优势向网络化优势的转变。为了全面了解新农村试点村的基本情况,作出科学规划,山西省社组织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进行调查摸底,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试点村4种类型分别提出了具体建设标准,并按照形式多样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的原则实施建设,潞城、阳城、乡宁、河津、河曲、大同南郊区等市、县供销合作社通过科学规划、积极实施、引进资金、广泛合作、现场观摩、加强指导,把领导负责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工作深入开展。为加强对便民超市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省社还制定了便民超市建设标准和质量管理规范,实行了“五统一”,即统一门头标识、统一内部管理制度、统一服务承诺、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评定信用等级,取得了农民满意、经营者满意、供销合作社企业满意和社会满意的良好效果。
浙江:提升市场档次 增强引导功能
浙江省杭州果品批发市场是全国供销供销合作总社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企业、浙江省四星级文明规范市场。该市场包括9个交易大厅,配备信息中心、检测中心、监控中心及配送、冷藏、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特别是信息管理和电子交易结算系统,通过分布在5万平方米交易大厅的100多台电子秤把繁杂的人工称量、开票、收款、发货、付款等多道工序简化为一次信息转入加一次刷卡,即同步完成全部交易结算过程,开了省内农批市场电子交易的先河。市场与农民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避免或减少了农民生产的自发性、盲目性,最终实现“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带动农民”的良性循环,同时有利提高农副产品竞争力。通过与农民的结合,充分发挥农民个体经营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基础上,组织农民实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使分散的农民组合成具有专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实体进入市场,也起到了桥梁作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一使用标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体现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完整性,提高人们对供销合作社和“新网工程”的认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合作社充分使用供销合作社标识,并按照《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和《标识使用规范》的要求,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各师供销合作社,并要求系统各单位要在办公场所、经营场所、连锁配送中心和网点、配送车辆、批发交易市场以及各种汇报材料、宣传栏、总结报告上规范使用供销合作社的标识,使人们通过标识重新认识供销合作社,也间接地为“新网工程”的落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供销合作社为5年当中凡获得“新网工程”项目扶持资金的单位颁授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新网工程扶持企业’”牌匾,扩大了“新网工程”的社会影响面,提高了项目承担单位落实项目的责任意识。
湖北:做强做大龙头企业 打造新型市场主体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采取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大力培育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连锁网络为载体,以产业链为特色,经营规模大、管理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运用市场手段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把社有企业改制、转制与供销合作社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使社有资产向关键领域、有竞争能力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优势企业集中,着力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解决社有企业规模小、布局散的问题。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强化科学管理规范,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改善财务管理和内审监督,加强对企业领导班子和重大经营决策管理,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省社把龙头企业建设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结纽带,鼓励龙头企业吸收基地农户参股,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供销合作社——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王永根:
农民有两怕:农业生产怕假农资,出售农产品怕没销路!我们就是结合农民的实际需要来开展“新网工程”建设。5年来,江苏省社通过建设一流项目,盘活流动资金链,使全省“新网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走出了一条“省社带动、各地互动、良性循环、快速发展”的新道路。
天津宁河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刘仲伟
天津宁河县供销合作社通过“新网工程”建设,每年的经营收入达到3亿元,把近万种日用品、农副产品供应给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极大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在畅通城乡流通渠道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使供销合作社自身的实力得到了壮大。下一步,宁河县社将进一步加强农资、医药等其他网络的建设,使“新网工程”在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社有企业——
安徽和合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汪传舟
冷链项目的建成弥补了供销合作社在城市农产品加工配送网络上的空白,也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农民可以在交易市场里租用店铺来销售自己的产品,遇到销售困难的时候,还可以先把产品储存在交易市场的冷库中,缓解销售压力。在“新网工程”资金的支持下,和合冷链食品有限公司把批发市场的功能又进行了完善,把它从单一的批发市场建成了综合贸易批发市场,让批发市场聚拢了人气,也为公司寻求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湖南岳阳新合作九龙超市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欧义仁
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直接对应点是基层农村。通过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提升了农村的消费档次、降低了消费成本、改善了消费环境,方便快捷地向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生产、生活用品,解决农民的买难卖难的问题。“新网工程”建设从根本上为农服务,通过当地较强企业的带动作用,更好更快地推动网点发展,将网点连成网络。
农民专业合作社——
海南乐东景棠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郝永柱
2010年,合作社成功申请了“新网工程”项目——乐东景棠热带农产品冷链配送集散中心的建设工程,获得了专项资金180万元。
集散中心的交易大厅可以免费为农民或者合作社的社员提供场地,让他们能够在遮风避雨的大厅里销售自己的产品,摆脱了“路边小贩”的形象。在农产品大量上市而销售困难时,农民可以选择把自己的产品存储在集散中心的冷库而不必担心果蔬腐烂影响收入。此外,交易大厅还为商户提供纸箱及包装盒的制作,免费的农产品检测,对每个进入交易大厅的果蔬配备专属的“身份证”,实现了可追溯。
现在,合作社的冷链配送集散中心已经可以辐射到乐东县周边的4个乡镇,解决了乡镇消费者的“菜篮子”问题,同时也为合作社社员增加了收入,社员要比非社员每年增加至少6000元收入。
(本专题由本报记者 高瑞霞 任智超 白瑛琦 叶梓采写)
展望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提升“新网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和水平的关键时期。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2009年国务院40号文件要求,以《“新网工程”骨干网络与重点项目建设规划》为指引,同时按照《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要求,进一步做好“新网工程”建设工作。到“十二五”末,全面建成覆盖全国的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等现代流通网络,致力使供销合作社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执行上担当先锋军,在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农村需求上担当生力军,在稳定市场供求、维护农民权益上担当后备军,使供销社真正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实现打造全新的供销合作社奋斗目标。
在“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上,坚持以项目为载体,立足升级改造,不搞重复建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注重社会效益,体现扶优扶强;坚持以资本为纽带,遵循经济规律,促进联合发展;坚持以区域为重点,执行布局规划,突出以点带面。为此我们将在提高骨干网络建设标准上下功夫,在充实网络建设内容上下功夫,在扩大网络覆盖面上下功夫,在提高网络运营水平上下功夫。
在“新网工程”专项资金的分配原则上,重点是支持农资经营企业农资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批发交易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农副产品经营企业农副产品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网络、批发交易市场以及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日用消费品经营企业升级改造项目;农资、农副产品企业农化服务体系、信息收集与发布、质量安全服务体系等公益性服务项目;县域综合服务网络升级改造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公益性服务项目。
黑龙江:大力发展社有企业
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建设100亿元销售规模的集团(龙头企业)1家、50亿元销售规模的集团(龙头企业)2—3家;达到中型规模的销售型、加工型、基地型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50家以上;新建、改造的连锁门店达到2万家以上,覆盖全省90%的乡镇和行政村。
上海:加快市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加快市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根据上海城镇化建设目标,大力发展市郊新建小区综合配套社区商业设施建设,提升和巩固市社系统在市郊社区商业主导地位。市郊农村地区加强综合服务站建设,力争达到“一村(中心村)一站(综合服务站)一店(日用品销售、农资经营、废品回收店)”的目标。
福建:实现网络薄弱县全面振兴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对现有26个网络薄弱县供销合作社按照振兴方案,继续重点扶持,用好各级配套扶持资金,以项目建设带动网络薄弱县的恢复重建。2011—2012年争取省发改委分别给予每年10个薄弱县配套资金支持。五年内,实现网络薄弱县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江西:继续优化再生资源网络体系
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十二五”期间,继续优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争取“十二五”期间,全系统8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专业市场进行规范交易和集中处理,90%以上的城市社区、100%的乡镇、90%的行政村设立“七统一”回收站点。到“十二五”末,实现再生资源销售总额300亿元。
重庆:建成三级流通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将在中心镇均布设有带配送功能的小型超市和再生资源分拣中转站;在城市社区和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建立连锁经营网点,形成“龙头企业+配送中心+经营网点”三级流通服务体系,使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活跃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
贵州:“三大工程”推动“新网工程”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将实施三大工程,一是网络标准化和规范化;二是网络信息化;三是网络功能综合化。充分发挥网络“一网多用、双向流通”功能,强化“新网工程”与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基地的对接,积极推动农产品进超市、进批发交易市场。
甘肃:做大做强区域性龙头企业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将进一步做强做大省级或区域性龙头企业,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扩大市、县区域配送中心和乡镇、村级超市、便利店的覆盖面。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2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覆盖一定区域的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建设配送中心100个以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延伸服务链 提升运营质量
“十二五”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将大力向下延伸各类经营网络,扩大网络覆盖面,实施“新网精品工程”和“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大对农副产品、农资、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的改造力度,大力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加快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质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