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申通副总裁邵伟中在“上海地铁公共安全专题”中与网友互动,首次面对公众谈及上海地铁“9·27”事故。“这次事故主要是反映在调度员这个岗位,在应急处置前期的处置上出现了失误。”
邵伟中坦言,地铁运营方对网络化运营安全性、困难性认识不足;在管理制度上不够完善、细化;工作人员欠缺经验、技术;专业维修人员对新投入设备的技术掌握,尤其是维修规律的掌握存在不足,更多需要反思的是非设备方面的原因。针对大家对于安全的忧心,他表示申通已经做了相应的改进。
明确岗位之间要“互控”
针对事故的这几个方面,邵伟中表示,运营方已经从事故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做了及时性整改,明确调度员、列车司机和车站值班员的责任,要求岗位之间的相互“互控”。一旦发生列车故障需要确认列车位置,调度与调度之间需由调度员确认位置后,交由调度长进行审核再次确认;调度员和司机之间需通过电话的联系相互进行控制;而车站值班员需进行记点知道列车运行的位置。通过岗位之间的相互联控来确保安全。
其次,运营方就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追尾的办法也做了一些改进,特别是严格控制在信号故障下的行车追尾办法。一旦信号设备发生故障启动ATP运行后,从速度和联控上,都有严格的规定。运营方目前把非正常列车运行的情况已经分为九大类了,每一种情况都有一个作业的办法、作业的程序以及运行速度上的规定。
将加强10号线司机培训
对不少乘客反映10号线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急刹急停”的现象,邵伟中解释说,10号线全线设计是无人驾驶,但这一系统仍在调试升级过程当中。目前10号线虽是人工驾驶,但有时会发生信号误报,这种情况下列车就会紧急制动,但不会影响运行安全,功能上需完善和提高。此外,10号线线路弯道很多,有些司机不是很熟练,也会造成急刹急停,运营方将加强司机培训,提高熟练的程度,并在一段时间内达到良好的运行状态。
再遇故障将公布细节
针对频发的地铁事故,上海地铁运营方近日表示,再遇地铁故障,将发布宣传告知,令故障类型、广播告知、乘客配合、预计时间等信息,完全公开透明。
据悉,故障宣传告知主要针对车门故障、车辆故障、信号设备故障、供电设备故障、人员进入线路等十大类乘客能够明显感觉到故障或突发事件进行分门别类。其中,故障症状、预计处置时间等重要信息首次披露。表格中详尽罗列了不同故障状态下,乘客应该做些什么,怎么配合,一目了然;同时,特别针对故障初期和不同程度晚点时,车厢、车站的广播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供乘客参考。
运营方表示,此次发布的故障告知宣传,除了便于乘客了解配合及信息获取外,也能便于规范故障处置和大客流疏导等自身工作。同时,旨在更广范围地接受乘客和社会监督,营造非常状态下,理性有序、安全和谐的故障处置和客运组织环境,共同提升上海地铁整体运营水平。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