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2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乌蒙山深处的一颗明珠
——贵州省盘县供销合作社发展纪实
本报驻贵州记者 唐中理 李长龙

  在云贵高原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供销合作社,它一直坚守着供销合作事业为农服务的阵地,依靠效益好的基层社带动或监管效益差的基层社盘活资产。它坚守传统产业,拓展新兴产业,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新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就是贵州省盘县供销合作社。“十一五”期间,盘县供销合作社商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递增20%,销售利润平均每年递增44%。盘县至今仍旧处于“国家级贫困县”,而盘县供销合作社却能取得上述成绩的做法值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学习。

  在原址上新建的商住一体化的30层供销大厦即将动工,这是盘县供销合作社的又一工程项目,也是盘县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又一成果,将极大地提升盘县供销合作社的综合实力。

  贵州省盘县地处云贵高原中部的乌蒙山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极为恶劣,至今仍没有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然而,盘县的供销合作社系统却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该社主任尹虎自豪地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商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递增20%,销售利润平均每年递增44%,被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誉为“乌蒙深处的明珠”。

  坚守阵地求生存

  去年和今年,盘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干旱,为推广科学种植玉米,盘县供销合作社紧急调运100多吨地膜供应农村市场,保证了玉米丰收,受到农民的普遍称赞。这是盘县供销合作社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盘县下属37个乡镇,供销合作社改制后,保留了16个基层社,承担着全县的供销服务工作。为了巩固市场,重塑供销合作社新形象,盘县供销合作社始终把搞好农资供应作为重点,千方百计扩大市场占有率。农资公司负责人说,销售农资利润虽然不高,但市场稳定,是供销合作社的立足之本。为此,他们制定了《化肥连锁经营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个基层社的责、权、利;实施“五个统一”,即统一筹集资金、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统一核算;在分配上,则实行分户核算。新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各基层社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各基层社克服了仓储紧张、运输难度大等困难,及时把化肥等农用物资送到农民手中,每年销售化肥4万多吨,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现在,全县已经建立了两个农资配送中心,农资销售网点591个,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日用品销售实现了全覆盖,一个优质、高效的农村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多次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

  盘活资产求发展

  近年来,盘县供销合作社对全系统所有资产进行清理造册登记,对土地进行确权,目前已有64宗土地遗留问题得到解决,办理了《土地使用证》。与此同时,该社还重点在盘活资产上狠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使资产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盘县供销合作社将效益不好的基层社交给效益好的基层社或社属企业托管,实行跨地域资源整合。普古乡供销合作社过去由于管理混乱,濒临破产,交给农资公司托管后,光门面租金每年就比过去多收30多万元,不仅还清了欠债,还积累了部分发展资金。豆制品厂也是在由农资公司托管后,产量、质量都有大幅提高,市场前景看好。保田乡供销合作社在兼并、托管了忠义、大山、民主等6个基层社后,采取法律手段清收外欠债款130多万元,又对资产进行了清理盘活,使这些基层社都实现了盈利。乐民镇供销合作社投资将老旧的40多个门面改造后重新出租,仅两年就收回了投资资金。现在,该社不仅有自己的农贸市场、旅社,还投入100多万元参加小城镇建设,新建了职工宿舍,职工安居乐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开发资源促腾飞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盘县供销合作社制定了“坚守传统产业,拓展新兴产业”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新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盘县的崇山峻岭中有大片竹林,清澈的山泉水经过竹根的过滤更加甘甜。盘县供销合作社成立了豆制品专业合作社,利用这种天然“竹根水”开发出“竹馨牌”豆制品,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畅销周边县市。大山中还有许多百年树龄的古银杏树,乐民供销合作社成立了银杏种植加工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研究加工技术,该社加工的银杏以其独特的香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忠义供销合作社还利用当地盛产薏仁的优势,成立了薏仁生产加工合作社,薏仁种植面积达到两万多亩,每年生产“薏仁米”和“薏仁面粉”等保健食品5000多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