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4200多万亩
据《人民日报》报道 12月10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每年筹集资金近1000亿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全国新增耕地4200多万亩,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5000处万亩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整治后基本农田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复垦损毁土地2600万亩。同时,创新土地整治实施模式,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和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以补代投,以补促建,让农民“用国家的钱,整自己的地”,提高农民建设和保护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积极性。
(于 猛)
2015年我国农业信息化总体水平将提高到35%
本报讯 近日,农业部正式发布《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等五项主要任务。规划还提出了“金农工程”二期、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等重点工程。
(顾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