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几个月来,各地供销合作社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紧急行动起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优势,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通过各种形式搞活农产品流通,保障农产品高质、廉价供给,在各地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供销合作社作为重要的为农服务组织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传统力量,在这项工作上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承担更重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及时反映各地供销合作社在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特别是平价农副产品供应等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本报特开辟“产销对接”专栏,及时报道这方面的信息,以供全系统学习借鉴、讨论交流,共同做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这项工作。
河北石家庄市社20家供销合作社联手打造低价菜市场
本报讯 12月13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桃园镇柳林铺社区的北城菜市场开业,成为继栗康街菜市场、光华路菜市场、华新路菜市场等多家菜市场之后,桥东区投入使用的又一家标准化菜市场。与其它菜市场不同的是,该市场是由近20家供销合作社共同管理,统一经营、打造的低价格超市型标准化菜市场。
市场内所有蔬菜肉类等都由该市供销合作社统一采购、统一销售。“我们发挥基层供销合作社与农户对接的优势,将田间地头和市场顺畅连接,保证货源的新鲜,而且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零利润销售,价格上也会更加实惠。”东区供销合作社主任刘世芳说。在这个市场,大白菜0.1元/斤,比其它市场的价格要低一些。
北城菜市场位于107国道东侧、汊河南150米,是市政府确定的60个标准化菜市场之一。市场由桥东区筹资近500万元投资兴建,是桥东区规模最大的菜市场。市场内共有150个摊位,分为蔬菜类、综合类、肉类、水产类和活禽类等多个区域。在每个摊位上,经营人员都统一服装、持证上岗。市场内设置有蔬菜检测室,每天早晨由专人对进场经营的各种蔬菜进行“体检”,只有达到标准的才能进场销售,以保证让百姓吃到放心菜。
“进入市场的蔬菜水产,都由供销合作社统一经营,像超市一样,明码标价,统一收款。”谈到市场的经营模式,刘世芳说。据了解,市场今后还将引进特色农副产品,依托交通优势,做成较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基地。
(刘宝芝 宋扬)
青海乐都县社发展“兴农协会” 创建“兴农”品牌
本报讯 青海省乐都县供销合作联社以发展“兴农协会”,创建“兴农”品牌为抓手,带动当地农民兴农致富。乐都县社在2001年由高庙供销合作社联合12个村委会组成的化肥协会的基础上,于2004年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了“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协会成立后,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科技服务为手段,带领农民兴农致富,使供销合作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到今年底,供销合作社所属的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会员发展到3175名,入股股金1772万元,并发展了一个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乐都县兴农农产品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四个团体会员,即紫皮大蒜营销协会、辣椒产销协会以及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四海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年实现销售总额3023万元。
乐都县供销合作社以“兴农”品牌不断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下属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进行“农超、农校对接”、建立直销店等营销模式,先后与西宁、海东地区的15家大中型超市、23所乡镇寄宿学校、95家直销店建立了配送。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每天上市的蔬菜新鲜、价格低廉,深受顾客青睐。供销合作社通过“协会+农户+加工+销售”的方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在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助农增收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走出了一条兴农发展之路。
(青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