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2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突破瓶颈 助力小微企业解困
福建省三明市农村信用社34.25亿元贷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叶聿帮

  面对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福建省三明市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任。为此,三明市农村信用社积极改进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截至2011年10月末,三明市农信社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4.25亿元,比年初增加6.64亿元,增幅达24.05%,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6.41个百分点。

  畅通融资渠道

  为了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三明市农信社积极寻求破解对策,把其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对待。

  10月24日至26日,福建省联社三明办事处主任陈志扬深入到清流县内的闽山化工等6家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听取企业主介绍情况,了解在当前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企业资金需求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困难,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及时部署辖区农信社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辖内各联社、农商行通过采取召开银企座谈会、走访调查等方式,摸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情况,并积极主动做好对接,畅通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如三明农商银行及时组织人员对三明市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三明鑫利佳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麦尔食品等11家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在摸清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存在困难后,该行于10月26日召开银企资金供需对接会,当场与这些企业签订了贷款授信协议,授信额度达到1.95亿元,得到了广大企业主的好评。

  突破融资瓶颈

  为解决小微企业无固定资产抵押、找担保难、盘活库存商品资金压力的难题,三明市农信社在继续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茶园资源资产抵押贷款、采矿权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旅游经营权质押贷款等已有创新产品的基础上,今年又有针对性地创新了两类信贷新产品,破解小微企业融资瓶颈。

  一是推出了专利权质押贷款新模式。将乐县联社针对当地企业——福建省瑞奥麦特轻金属有限公司拥有目前国际领先的金属半固态快速制浆RSF专利技术,向该企业发放了首笔以专利权作为质押物的贷款200万元,解决了新科技开发研制企业科研及新产品生产资金不足问题,打破了传统的以有形资产为主的担保模式,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二是推出了“金融仓储”贷款新模式。三明农商银行针对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抵押物的现状,首次向三明市利业公司通过质押其公司代理的牛奶产品,发放了100万元“金融仓储”贷款。

  该公司总经理李天发说:“很多像他们这样的小微企业,仓库里每天都放着一定数量的铺底存货,这些存货压在仓库里,占用不少流动资金。企业原本就资金紧张,有了这个模式能顺利将动产变‘现’,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帮助企业提前扩大再生产。”

  完善服务体系

  为了促进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三明市农信社从加强机制建设入手,不断完善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一方面建立快速的审批机制。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小、频、急”的特点,三明市农信社辖内各农信联社、农商行按照“程序可简、条件可调、成本可算、利率可浮、责任可分”的要求,合理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完善小企业信贷管理机制,从而提高了小微企业的审批速度,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推行灵活利率定价机制。按照“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原则,三明市农信社根据小微企业的资信状况、经营规模、风险状况、发展前景、担保条件等因素,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实行差别化定价。

  此外,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容忍度。在小微企业管理和考核办法中,三明市农信社明确小微企业尽职免责范围,做到尽职者免责、失职者问责,消除小微企业信贷人员“不敢贷、不愿贷”的思想包袱,充分调动信贷员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